AAAT

杨再平:多样性资产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时间:2017年12月28日 作者:Yang Zaiping 

导读:

当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即使经济不递增,储蓄和剩余资金绝对量也会不断的增长。按照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如果经济社会不能把日益增长的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的话,那么就会形成
阅读全文
当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即使经济不递增,储蓄和剩余资金绝对量也会不断的增长。按照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如果经济社会不能把日益增长的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的话,那么就会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箫条,导致就业不充分等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问题。其实问题还不止于此,剩余资金如果不能转化为有效投资,意味着资源浪费,意味着剩余资金拥有者手中的财富不能保持增值,甚至久而久之会严重缩水,甚至千金散尽,以至于引发金融、经济、政治危机。而将剩余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可以说是金融的天职。当人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剩余资金不高的时候,银行的存贷款是金融转化剩余资金为有效投资的主要金融工具,而当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剩余资金增加了存贷款以外的多样性的金融工具或者资产,就日益成为金融用于转化剩余资金为有效投资的金融工具。多数的亚太国家和地区应该说也都进入了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所以我们举办首届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可谓是正当其时。 那么,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划分,我们的人均收入2016年达到了8866美元,这已经属于中等偏上的国家收入组,而我国又是一个高储蓄国家,储蓄率偏高,是在世界前列。城乡居民的储蓄与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经接近70万亿人民币,人均超过3万人民币。那么根据相关的财富调查报告,2016年我们中国个人的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已经达到158万人,预计到2017年底人数将达到187万。2016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的总规模达到165万亿人民币。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多元化跨境资产的配置需求也将日益增长。所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剩余资金的增长以及高净值人群的增加,资产管理行业也呈加速的业态。 过去,我比较关注银行业,从2014年银行业开始理财,光大银行发行第一支“阳光理财”以来,每一年都是翻倍的增长,银行业的理财现在应该已经超过30万亿了,大口径的资产管理已经超过100万亿人民币。但是,这些年资产管理实际上除了存贷款以外的资产管理以外,其他的多元化资产管理确实发展很快,但是我们的资产管理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亟待规范,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有规范发展,资产管理才能够继续稳健发展,从而成为转化剩余资金为有效投资的金融正能量。所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证联合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征求意见稿》,最近已经在公开征求意见了。尽管有些条款还应该广泛吸收、听取金融机构的意见而进一步修订完善,但是我们认为它的出台,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随着这个规范性文件在修订完善以后的出台和实施,中国金融将会进入一个规范有效、多样性资产管理的新时代。 【原文链接】杨再平:多样性资产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