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杨燕青 朱映臻:人民币加入SDR进入“倒计时”
时间:2015年11月19日 作者:杨燕青
导读:
资料来源:IMF、CEIC、PBOC、Citi Research
三、技术评估之“可自由使用”指标 中国最终能否迈入SDR大门,真正需要跨过的那道坎在于第二个指标,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三十条(f)款,纳入SDR的货币须 “在国际贸易支付中被普遍使用widely used、在外汇交易中广泛使用widely traded”。人民币在上轮(2010年)冲刺SDR时正是由于该条件不符而未能加入。 IMF在其报告中就SDR篮子货币“可自由使用”的标准也有所明示,给出了以下几项指标:
图2 国际储备份额占比(2015年一季度)
资料来源:IMF
【国际银行借贷】 IMF对该指标的审核参考国际清算银行(BIS)所编制的国际银行业负债统计。然而,这一数据同样未对人民币进行单独统计,但该统计主要指的是跨境存款。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高级经济研究员戴道华表示,根据中国自身的统计,在2014年底时离岸人民币存款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之多,其中香港就有1.2 万亿元人民币(含存款证),以1美元兑6.20元人民币换算,规模逾4400亿美元(戴道华,2015)。到2014年底,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安排已经扩大到10个经济体,总配额达8,700亿元(朱海斌,2015)。对比BIS的统计,恰好是仅次于四只SDR货币之后的第五大币种。 【国际债券】 BIS Securities 数据库是衡量主要货币在国际债券中构成的较权威的数据来源,也是IMF参考的依据。该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在国际债券计值中使用最多的前十大货币中人民币位列第八,其所占份额从2010年的0.1%提升至0.54%。(2014年第四季度在国际债券计值中使用最多的货币依次为欧元,美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人民币,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和港币,它们所占的份额分别为41.10%,40.39%,9.62%,1.97%,1.40%,1.32%,0.99%,0.54%,0.49%,0.32%和0.27%)。 【外汇市场】 IMF对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的评估,主要参考BIS的统计。BIS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人民币2013年占全球外汇成交量的1.1%,虽然规模依旧甚小但排名已由2010年的第17位一跃成为第九大最活跃货币。2013年人民币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日均交易额达1200亿美元,其中离岸衍生品市场日均交易额超过500亿美元,并且这些交易额还在进一步增长。虽然BIS未提供2014 年数据,但随着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可以预期,2015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有不俗表现。图3 2013年四月平均日交易量(%)

资料来源:IMF
从上述几大指标的数据来看,人民币在国际银行借贷、国际债券上均处于全球前列,国际储备份额及外汇交易量上的表现虽略显逊色,但进步也当得到肯定。 进入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已经大踏步迈进。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15年8月人民币(2.79%)首超日本(2.76%)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全球支付货币,目前仅次于美元(44.82%)、欧元(27.2%)和英镑(8.45%)。同月,人民币以9.1%的占比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美元:80.1%)。人民币实现了从信息货币、从新兴货币向常用支付货币的转变(赵锡军,2015)。 人民币在互换和进入储备领域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人民币银行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实质性动用明显增加;在1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西欧、中东、北美、南美、大洋洲和非洲等地,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全球已有超过40家央行,货币当局已经或准备把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姚余栋,2015);10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上海成功上线,极大地强化了人民币的国际结算支付货币功能。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重大突破:6月3日,人民币银行发布通知,已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和参加行,可开展债券回购交易;7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债券回购、债券借贷、债券远期、以及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交易,不再受额度限制,相应的环节也大大简化。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采用簿记建档方式,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成为央行首次在中国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不仅增加离岸市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丰富高信用等级的投资产品和抵押品,为投资提供便利,还有助于深化人民币市场,支持人民币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使用。 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可圈可点。从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上线;今年9月21日达成的中英财金对话成果文件中,双方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互联互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表示支持;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深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试点,确定在上海自贸区内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此外,“深港通”也已进入内测阶段。 此外,7月10日黄金“沪港通”启动,海外投资者能够借道香港直接参与中国内地的黄金交易,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为国际市场提供人民币新用途(夏宇飞,2015);央行发布境内原油期货交易跨境结算管理工作公告,8月1日起境内原油期货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进一步加快形成人民币与石油直接计价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储备功能的实现提供实际支撑 最后,在汇率制度方面,8月11日,央行实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虽然同步推出的贬值引起了全球市场波动,但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的程序已经启动。 四、技术评估之操作可行性 除却上述罗列的几项指标要求,人民币的加入如果存在技术上的不可操作,也将使其止步于SDR门前。作为一项储备资产,SDR利率的形成基于其构成货币的三个月期国债利率(美元:Three-month U.S. Treasury Bills;欧元:Three-month Eurepo;日元:Three-month Japanese Treasury Discount Bill;英镑:Three-month U.K Treasury Bills)(IMF,2010)。然而此前人民币并无三个月期的短期国债,这一短板在近日得到了弥补。10月9日,财政部以2.2861%的平均招标利率发行了100亿元三个月期国债,在推动中国金融发展的同时,为人民币加入SDR铺平道路,为日后利率计算提供技术保障。 同日,央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币银行行长周小川致函该基金会总裁拉加德正式通报中国采纳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此举不仅利于提高经济数据的透明度、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为国际了解中国经济提供可比性,利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月底,中国首次向IMF公布其官方外汇数据,成为披露季度数据的 96 个国家之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透明度。 综上,一系列数据和客观事实都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供了佐证,为中国政府努力推动改革助力人民币走向世界提供了背书。人民币已经是事实上的国际货币,人民币应当得到公正的评定与应有的肯定。 五、执董会评估:美国应投赞成票 除却硬指标,就全球政治经济学的框架来分析,人民币进入SDR,符合全球各方利益。 首先中国政府会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更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更有深度的金融市场、更多元的交易工具、对资本流动更少的限制(宏观审慎管理和反洗钱等工具依旧有效),以及真正的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有利于中国,也利于全球金融体系。 其次,SDR成分货币自上世纪末被简化至四国货币后,便再无变更,使其代表性日益下降。与此同时IMF因迟迟未能在赋予新兴经济体应有投票权问题上取得进展也使其合法性一直以来饱受诟病。若是此次仍将拒人民币于门外,会加剧新兴市场的担忧,即IMF依然由发达经济体掌权并代表他们利益(Prasad,2015)。 最终,人民币能否加入SDR,将取决于30日的执董会投票。按照相关规定,只要届时获得70%(而非85%)的投票支持,人民币就将如愿加入。据此,并不存在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国家。然而一旦手握16.75%投票权的美国与其他几个国家表示反对,那么人民币将再次无缘SDR。考虑到日本一直持否定态度,因此美国和其他大国的态度至为重要。 就目前形势来看,掌握投票权的前十大IMF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都已成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而意大利和俄罗斯也已与中国订立了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因此,这些国家对于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较为正面,事实上英、法、德等大国已先后表明态度支持人民币纳入SDR。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希望看到人民币加入SDR,因为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满足了现行的IMF标准。法国财长Michel Sapin表示,法国赞成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不过中国仍然需要首先满足IMF的技术要求。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方支持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手握重权的美国在习奥会期间也出现立场软化,承诺会在IMF允许的条件下支持人民币加入(此前美国坚持要求中方进行金融改革、放松汇率政策后,才会支持人民币加入SDR)。随着审核结果公布日临近,美国财长在投票前夕又再次明确表态称有条件地支持人民币加入SDR。 其实美国应有清晰判断,促成人民币加入SDR对美方有利。首先,人民币与美元的地位差距悬殊,并不会构成实质性威胁;其次,以此为契机支持人民币加入SDR将促进中美间互信,利于实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再次,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储备,在当前政治经济多极化的世界里,可以与现行主要货币一道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有利于缓解美元目前承担的压力,为美国实现经济金融再平衡创造条件。最后,若能加入SDR,中国也将有更多的理由来维护IMF(美国在其中扮演相当大影响力)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除非美方做出难以理喻的重大误判,没有什么理由会推动美国提出反对意见。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原文链接:杨燕青 朱映臻:人民币加入SDR进入“倒计时”分享到:
扩展阅读
专家工作室EXPERTS
热门视点VIEWS
文章标签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