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胡一帆:英国退欧带来中英经济合作新机遇

时间:2016年11月04日 作者:Hu Yifan 

导读:

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导致欧洲将面临长期不确定性,而且脱欧影响已蔓延至世界其他地区。在退欧公投之后,因避险情绪高涨,英国富时100指数(FTSE 100)重挫约8%,亚太股市也纷纷大跌。英镑兑美元一度跌至1.32这一比金融
阅读全文
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导致欧洲将面临长期不确定性,而且脱欧影响已蔓延至世界其他地区。在退欧公投之后,因避险情绪高涨,英国富时100指数(FTSE 100)重挫约8%,亚太股市也纷纷大跌。英镑兑美元一度跌至1.32这一比金融危机时期低点还要低的价位,欧元兑美元跌破1.10,美元兑日元一度跌破100,为2013年以来首次。此外,布伦特原油大跌5%至48美元/桶下方,而黄金上涨6%至1,330美元/盎司之上。这仅仅是个开始,不确定性高企、避险情绪飙升,将深刻改变未来数年的全球贸易、投资和货币格局。 一、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有限 在全球抛售潮中,中国A股和H股市场在公投之后的首个交易日也分别下跌约1.3%和3%。然而,鉴于中国境内市场与全球交易所的相关性低,而且严格的资本管制使得中国投资者免受重大外部冲击,因此公投结果对中国的长期影响应该有限。中国的货币、贸易及投资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保护。公投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将境内人民币(CNY)贬值不到1%,体现了其对中国经济有序减速、资本管制措施以及央行自身在必要时进行干预的信心。我们的核心观点仍是人民币对美元将缓步贬值,美元兑人民币年底将触及6.8。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也由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在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总量中占比不足3%,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而进一步减弱。 二、潜在的两国长期关系 根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英国必须在两年内与27个欧盟成员国及53个贸易伙伴就退出协定进行谈判。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在达成多边贸易协定日益困难的背景下,英国很可能转而寻求与重要贸易伙伴达成双边协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且与英国有互补优势,中国无疑将是这种双边关系的优先候选人。 中英两国关系在近几年显著增强。英国是第一个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欧洲国家,并公开表示支持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和英国在金融举措方面也有密切合作。今年5月,伦敦成为除香港以外的首个提供中国发行的人民币计价政府债券的离岸市场,标志着两国金融伙伴关系的一个里程碑。伦敦也是继香港之后被授予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的首个离岸市场,标志着其已成为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在近期被指定为伦敦人民币清算银行,成为首家在欧洲的官方人民币清算银行。香港交易所在2012年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 尽管面临来自其他金融中心,比如法兰克福的竞争,但伦敦将继续保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我们预计中英之间的金融联系将越来越紧密。例如,如果失业率上升,英国可能会转向中国来为本国企业寻求商业机会,提振长期经济前景。因此,在英国需要建立新的经济联盟之际,我们预期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将日益增加。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