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黄金老:金融科技助力互联网金融解决三大难题

时间:2016年12月20日 作者:Huang Jinlao 

导读:

“互联网金融转型金融科技成为发展新方向和新潮流,实则是行业发展的自然趋势使然,是内在要求。”12月14日,苏宁金融集团常务副总裁、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黄金老在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用户数量更多、分布
阅读全文
“互联网金融转型金融科技成为发展新方向和新潮流,实则是行业发展的自然趋势使然,是内在要求。”12月14日,苏宁金融集团常务副总裁、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黄金老在2017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用户数量更多、分布更广、风险不确定性更大,唯有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转型金融科技成为发展新方向 在此次年会上,黄金老指出,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的观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大阶段:探索期(2004年-2006年)、市场启动期(2007年-2011年)、高速发展期(2012年-2015年上半年)、调整期(2015年下半年至今)。 过去一年来,随着多方监管的持续跟进,互联网金融进入了调整期,恰逢此时,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转型做起了金融科技。 普华永道《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显示,84%的支付公司已将金融科技作为自身的战略核心,35%的支付公司已创建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在国内,多家P2P平台宣布转型金融科技企业,一些平台更是进行了更名,如将“投资有限公司”更名为“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大型互金集团纷纷对外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而传统金融机构也不甘落后,加大了向金融科技转型的力度。 互联网金融转型金融科技,到底是为何呢?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规避声誉风险,而在黄金老看来,“这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自然驱动,是自然的过程。” 转型金融科技意在更好解决三大难题 黄金老认为,互联网金融转型金融科技意在更好地解决三大难题,即如何为大规模的用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如何为分布在广阔区域的用户服务、如何防范风险。 其一,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规模更大,以苏宁金融为例,黄金老透露公司目前用户上亿,员工只有近千人,这需要依靠金融科技手段,才能超越人工服务的极限来服务海量客户。 “以智能投顾和智能营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了金融服务方式,使得原来只有少数人享受的服务走入平常百姓家。”黄金老指出,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方式来分析、预测、辨别交易数据、价格走势等信息,能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股权投资等服务。 作为“普惠大众的资产配置专家”,智能投顾具有量身定制、服务成本低、产品智能化、投资门槛低、操作效率高等优势,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智能营销上,苏宁金融研发的智能营销平台,基于会员行为数据、购物信息、支付信息、社交信息来构建最优投资策略,推荐产品组合,解决了海量用户的精准营销难题。 其二,互联网金融主要服务长尾客户,客户分布更广,跨地、跨省甚至跨境,需借助金融科技,破解地域服务半径制约。 “生物特征识别能够延伸金融服务空间,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标配。”黄金老举例称,比如支付宝有指纹支付和人脸登录,苏宁金融则有指纹登录、人脸识别实名认证,苏宁易付宝的实名认证由之前的半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秒。他还表示,人脸、指纹、声纹、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解决了远程核实身份的难题,使金融服务可以延伸到农村、山区等传统金融网点无法覆盖的区域,用户在家里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办理金融业务。 其三,互联网金融的用户风险不确定更大,加上互联网金融领域欺诈风险高发,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提升风控水平,降低风险损失。 时下,恶意欺诈成为了互联网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公开数据显示,目前60%-70%左右的信贷损失来源于欺诈,互联网金融欺诈案件数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高达59万起,涉案金额超222亿元。 黄金老指出,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在大力布局大数据风控和大数据征信。比如苏宁金融开发的智能风控系统,可每秒对3000笔交易进行快速风判,每笔交易100ms内完成风判和处置决策,为用户提供全流程、全业务的风险控制,保障交易安全。 “如果没有金融科技的支撑,互联网金融行业就走不了,就会停止。”黄金老说,“互联网金融要秉承普惠金融特别是廉价金融的使命,就必须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才能更加深入发展,才能更好地向前走下去。” 【原文链接】黄金老:金融科技助力互联网金融解决三大难题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