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者按:
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闽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福建校友会联合主办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5冬”在福州隆重举行。 会议围绕人民币加入SDR后的两岸金融合作展开深入研讨。国家外汇管理局阅读全文
编者按:
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闽江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福建校友会联合主办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5冬”在福州隆重举行。 会议围绕人民币加入SDR后的两岸金融合作展开深入研讨。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福建省外汇管理局局长吴国培,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原司长孙鲁军,中国人民大学福建校友会副会长、福建海峡银行董事长苏素华,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鄂志寰,闽江学院副校长庄毓敏、狄俊安,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海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丁剑平以及台湾高雄大学教授蔡颖义等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台湾、香港等地的100余位嘉宾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主持。
林文教授在圆桌讨论环节的发言中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对人民币传递弹性进行了估计,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福建省贸易收支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针对福建省的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以下是发言实录:
一、人民币传递弹性估计
所谓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简称EPT)是指汇率变动所引起的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变动。包括汇率完全传递与汇率不完全传递两种情况。
根据汇率传递弹性估计模型,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借鉴Campa and Goldberg(2002)、Athukorala and Menon(1994)及罗忠洲(2005)的建模思路,我们将人民币汇率对人民币进口价格传递的经济计量方程设定为:

从上述模型结果中,我们对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进行估计,可以得出一个主要的结论:中国进口价格的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较大,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弹性不显著,中国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人民币汇率传递弹性较小。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福建省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用计量建模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如下:

因为人民币汇率要先通过对价格的改变,然后再对贸易收支进行改变,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福建省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研究,对它影响有多大,把它分为比如说福建省跟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26个主要国家进行贸易,我们选9个国家和地区,像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韩国,还有像英国、荷兰以及德国这九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样本对它进行分析。然后对于这种商品结构来讲,选福建省的初级产品跟工业制产品,也是按照像联合国秘书处1985年颁发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以0-4类作为初级产品,5-9类作为工业制产品,从而进一步研究人民币汇率对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利用相关数据,结合上述模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结论:
1、福建省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人民币实际汇率对福建省贸易收支的影响为负。
2、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福建省不同类商品的贸易收支影响不同。
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贸易收支影响不同。
4、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福建省不同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影响不同。福建省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在不同的贸易伙伴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三、针对福建省的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我们所得到的相关结论,我们分两个方面针对福建省的具体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从重规模速度转向重质量效益,从外生动力转向内生动力,从市场广度转向市场深度。同时要更加重视贸易平衡,加快发展进口贸易,加强汇率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积极改变营商环境。强化闽台合作,突出福建闽台合作优势,打破市场分割,形成内部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推进中心城市群、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拓展福建发展空间,同时,要积极争取中央特殊政策及试验权,发挥海西独特优势,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拓展产业升级发展的融资渠道,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