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胡静: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

时间:2019年07月11日 作者:胡静 

导读: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具体的金融行业的一个分支行业,保险业。希望能够让大家对于金融行业的供给侧的结构性的改革在这个具体的细分行业里边有一个具像的认识。 中国的保险行业从1982年开始正式的放
阅读全文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具体的金融行业的一个分支行业,保险业。希望能够让大家对于金融行业的供给侧的结构性的改革在这个具体的细分行业里边有一个具像的认识。 中国的保险行业从1982年开始正式的放开寿险到现在经历了37年,保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中国的保险行业对比国际处于怎样的水平?一般保险行业的渗透率考虑两个指标,一个是密度,另一个是深度。密度是指的保费除以国家或者是地区的常住人口,也就是人均保费,目前中国内地低于全球平均金额,也远低于很多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或者甚至是亚洲其他的地区。可以看出无论是密度和深度,中国内地的数据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人身险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37年了,为什么还是这么低,可以看到是有广阔市场的,里面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包括我们对于行业的宣传,也就是供给侧,有没有对接我们的客户,客户是不是理解保险行业,还有客户本身的水平,有没有那么多钱买保险产品。 关于与客户的对接,普华永道今年年初有一个营销员的数据,营销员是对接客户的必要渠道,数据显示,2018年相比2017年营销员队伍增长趋同,甚至是微微下降的。前些年都是高增长,但是高增长背后还有一个问题,每年进出的人数都超过了年底营销员数量的一半以上,代表这个行业的营销队伍已经稳定的,从过去几年看,在营销员数量看上去见顶的情况下,营销员的资质能不能起到与保险产品的需求方对接和介绍产品的作用,这个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再看保险公司产品的功能,普华永道协助中国太保联合开展了保险行业消费者白皮书的研究。根据中国太保的上亿个保险客户的数据,可以看出首张保单大家都会首选意外险,因为金额比较小,需求很明确。包括坐飞机、旅游等都会想到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第二是医疗险,随着医疗费用的提升,本身的医疗保障,个人的医疗保障不足,很多人会转向商业保险来追求医疗费用的补充。除了意外险以外,其他个人类的产品的比例仍不高。保险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保户的要求,是否能够贴近保户的需求,是非常典型的供给侧,作为产品的提供方,是否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对于保险公司是一个挑战,并不是市面上有非常多的保险产品,买的时候发现不理解这些产品,无法进行对比,很多消费者苦于保险营销员不停骚扰,认为卖保险的都是骗子,所以对于保险公司有反感,这些都是保险公司需要反思的,提高他们的形象。 另外一个大的挑战就是公司治理。2018年的监管开始对于保险行业进行整顿,保险公司治理的缺陷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是否能够很好的为保户服务。这是所谓乱象的根基,保险公司的治理不完善,需要非常大的修正。 投资能力方面,作为供给侧,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产品,得到资金,要为这些保户提供长期稳定的、安全的回报。在投资端,保险公司是客户,是需求方,需要长期稳健安全的可以投资的产品,所以优先股、永续债等这些产品保险公司都投资,这些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保险公司的要求,并且长期性、20年、30年甚至50年长期持久的给予保险公司回报,从而把这个回报转换给保户,不仅是保险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其他的金融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2018年整个保险行业运用的资金超过16万亿,受托资金小于信托业。但是16万亿在保险公司自己的报表上是一项资产,所以跟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不一样的。保险行业在做横向金融行业对比的时候,跟其他金融行业具有类似性,也有独特之处。 另外一方面是科技,保险行业在过去5年内受到了很多金融科技的冲击。保险公司面对的大部分客户是个人客户,普华永道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的个人客户和互联网的对接,包括信任网络愿意通过网络去购买商品的比例要比全球要高。保险公司如何利用科技提升自己的效率,或者加强产品的开发与创新都是保险公司在过去的5年到现在一直在摸索的。 中国保险行业的密度和深度有很多发展空间,具体来讲第一个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是坐在那边等销售人员卖给他保险而是主动关心自己的养老怎么办,一个是养老金,一个是长期护理,所以养老金和长期护理有非常多的空间。第二个是人均可分配收入增长,过去几年每年超过6%的增幅往上增,保险产品一定是消费者满足了温饱之后才会考虑消费的产品,相当于保险行业的用户手上有了可支配的钱,才会去更多的考虑消费保险,所以这也是保险行业的机遇,但是同时保险行业在国外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传承的方式,这个是跟信托有比较类似功能的,在国外还有一些税务优惠政策,让更多人的倾向于用保险产品,中国在这一领域暂时还没有挖掘。第二个是政策红利,包括从2018年开始的个税递延养老金产品,省出来的个税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具有政策的红利。第三个是利用外部的冲击,现在有很多非保险行业的机构在研究怎么样利用保险来打通与客户的关系,包括汽车厂商一直在研究怎么样利用保险产品,利用产品中介的牌照向他们的汽车客户提供更好的全面金融服务;很多互联网公司拿到了保险牌照,想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客户、平台来为其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最后是自身利用科技提升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产品开发的能力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所以综上,保险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客户为中心开发更好的产品,平衡创新与监管的关系、拥抱科技的变革、广泛吸引人才。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