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IMI顾问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计价、交易、支付功能推进较快,而作为储藏与避险货币的核心功能尚需发展。一方面需要在国内完善可靠的产权保护制度,阅读全文
IMI顾问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计价、交易、支付功能推进较快,而作为储藏与避险货币的核心功能尚需发展。一方面需要在国内完善可靠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有深度、有弹性的债券市场与有效率的金融支付清算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在国际上承担提供公共品的责任,包括保障和平与安全、建立并维护一套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货币体系、贸易协定、投资规则)、以及建立有效的国际援助体系这三方面。
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对这个成果的推出表示祝贺。作为人民大学的毕业生,我对母校不断产生有影响力的成果表示非常自豪。
前面已经介绍了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些特点,我想有一点结论,人民币国际化在稳步推进,但是这个推进,基本上还在浅层次的,就是说它在完成计价、交易、支付,这几个功能方面推进的比较快。
一个货币最后能站住脚,尤其是在国际上站住脚,需要成为储藏货币,还要成为避险货币。这两个是国际化能不能继续推进,继续深入得到巩固的最关键条件。沿着这样的思路,人民币今后要成为国际储藏货币,包括各个国家储备、避险货币,应该做一些事。我讲两方面的想法。一方面涉及国内,一方面涉及我们的国际责任。
所谓国内就是说,要想让人民币成为储藏货币,必须有足够多以人民币定价的产品,所谓国际责任就是说人民币要国际化,必须承担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品的责任――这个任务已经提出来了,这也是本报告的角度之一。
关于国内问题,可以简单归纳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金融改革,完善中国金融体系,让中国金融体系不断提供人民币定制的、人们可依赖的收益丰富的产品。这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借这个机会我就讲几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我们需要有一套产权保护制度,需要有可依赖的、可实施的、可信的产权保护制度。别人要用你的人民币,得信任你,所以信用问题是第一的问题。制度上,一国货币的信用是靠产权保护予以支撑的。就这一点,应该说目前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第二个重点,我们需要有一个发达的、有深度、有弹性的市场,尤其是需要有一个有深度有弹性的债券市场。现在中国市场规模比较大,但是存在着非常多的制度缺陷。比如说债券市场,人民银行那块不算,现在好几个口径。市场上的,大家基本上都能参与的大概是40万亿。40万亿里面,真正的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只有10万亿,其他的都是政府发行的,或者是金融机构发行的。
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大部分是由中国的金融机构持有。中国有个很怪的事情,基本上是银行发行,证券购买,证券发行,保险购买,企业发行,银行购买,到最后都停滞在银行资产负债表里面。外国人要大量持有人民币,持有什么东西呢?现在中国没有信用债券,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券也有评级,但是那个级别绝对不是信用等级,而是背后担保机构的等级,最后是后面作为强大支撑的国家的信用等级。看不出风险,怎么投资?这是市场的问题。
第三个重点,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率的支付清算体系。现在我们的支付清算体系,在国内还没有统一,更不用说还有人民币支付清算、美元的支付清算体系及日元的支付清算体系间相互连接的问题,现在都还只是任务,大部分没有启动。不能清算,资金何以流动?资金不能流动,它怎么能够进入?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人民币在计价、交易和支付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我们要知道,下一步要深入,要巩固,有赖于国内金融体系的深入发展,需要改革。最近我们股市的暴涨暴跌提供了一个不说很大、是也是非常显著的负能量,我很担心,市场不可相信时怎么持有你定值的金融资产。我觉得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时候要反过来看,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至关重要。
刚才提到日元,日元国际化几起几落,至今还徘徊在那个水平上。而德国没有说国际化,因为德国认为它把控不了这个任务。所以国际化还是很复杂的,但不管怎么搞,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国内金融支付清算体系。
而国外问题就是面向全球,不能只看到人民币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还必须同时深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向全球提供公共品,这点报告当中也提到了。
一般来说,所谓公共品大概分三类,一类是和平安全。显然,现在我们在提供和平安全方面的能力并不强。为什么美国说话这么强硬,为什么到处是霸权?因为在相当程度上,它提供了和平与安全的保障,现在冲锋在反恐前线,尽管反恐对他们来说,看起来现在已经不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但是要承担这个责任。
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现在要开始承担这样的责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想自己的货币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印象,必须向世人显示,你能维护和平,这个涉及到非常多的问题,这里不展开说了。
公共产品第二点就是要能够维护和建立一套稳定且可持续的经济体系。从全球而言,经济体系包括三大支柱,一个是货币体系,第二个是贸易,第三个是投资。迄今为止不管怎么说,在货币领域,在贸易领域,都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可以实施的一些制度和治理体系。尽管货币体系问题很多,运行并没有特别大的障碍。贸易体系,WTO在我看来已经走到尽头,现在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包括中国这样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都在寻找新的规范。在以贸易2.0、3.0等,以TTP、TTIP,以各种各样的自贸区为代表的、新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也在形成,在这方面,我们中国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第三个支柱过去讨论比较少,我的体会就是投资。如果在货币领域、贸易领域还有国际规则可循,那么在投资领域,目前没有国际通行的国际规律可循。全球的投资被3400多个双边多变的投资协定规范着,很分散。
所以在下一步,就需要提供一个国际投资的规则,现在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像TTP,TTIP就是跨境投资问题,竞争中立、负面清单、准入前的国民待遇等。在投资领域,目前正在推进的、最引人注目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就是中美投资贸易协定,现在这些东西都在推进。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大、最复杂的国家,最不相同的国家,他们之间的一个最复杂的协定,本身就有国际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推进这样一个投资贸易协定的达成,为国际提供公共品,提供投资的规则。这些东西不是一日就可以完成的,它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国际公共品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有效的国际援助体系,你要当老大,让别人跟你走,你号令天下,让别人都用你的货币,当别人出问题的时候,你就必须能提供有效的援助,既有效的援助体系必须建立。不管怎么说,目前国际上出了点事美国人是要掏钱。
我们追求人民币国际化,追求某种程度的领导地位的时候,必须承担这样的责任,这点是相辅相成的。
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我同意李行长的说法,人民币国际化是靠经济实力、贸易实力、金融实力支持的。但是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对于中国来说,对内完善我们的金融体系,对外逐渐建立承担国际责任的一套体系,这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断努力,因此我们这个报告就要长期不断做下去。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