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胡一帆:2017货币政策转向中性,GDP增长有序放缓

时间:2017年02月23日 作者:Hu Yifan 

导读:

货币政策转向审慎与中性 农历“鸡年”第一个工作日,中国央行便将逆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上调10个基点,此前该行已于1月24日将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上调10个基点。上述利率上调很可能是央行为促进
阅读全文
货币政策转向审慎与中性 农历“鸡年”第一个工作日,中国央行便将逆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上调10个基点,此前该行已于1月24日将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上调10个基点。上述利率上调很可能是央行为促进银行间市场去杠杆以防止出现信贷紧缩而采取的部分举措。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然而,我们也预期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央行将支持信贷增长,而且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上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应该有限。总体而言,今年中国货币政策很可能变得更为审慎和偏向中性。与此同时,财政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实现既定目标。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是稳定经济的重要缓冲。 2017年增长继续有序放缓 在结构性改革与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背景下,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从2016年的6.7%继续放缓至6.4%。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有望从去年的2%温和上升,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从2016年的-2%回到正值区间。投资增速很可能继续放慢至个位数,但基建投资将抑制投资放缓。此外,消费有望保持温和。保持经济稳定很可能是今年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仍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潜在风险。 重提 “利率走廊”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走高预示中国央行将加快“利率走廊”的推出。随着中国加快实现利率自由化,利率走廊已讨论多年。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2015年11月25日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中,明确提出分三步走的利率走廊路线图。首先是在不公布政策利率的情况下建立利率走廊,第二步是收窄利率走廊,第三步是以明确的利率走廊取代基准利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为上限,并以逆回购利率为下限。利率走廊操作系统可以使央行的货币政策从量化措施转向新机制下的价格干预。 我们认为中国向利率走廊系统转变需要数年时间。七天回购利率将成为政策利率的一个重要的备选指标,因此7天SLF利率以及逆回购利率有望分别成为利率走廊的上限和下限。近期这两种利率走高体现了央行鼓励银行间市场去杠杆的决心。利率走廊的变化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是中国货币政策立场的晴雨表。 【原文链接】中国货币政策转为审慎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