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黄王慈明:从投资工具角度看人民币国际化

时间:2015年07月21日 作者:黄王慈明 

导读:

我重点想讲的是人民币作为投资的工具,还有人民币作为资产的类别。大家提到了RQFII,从RQFII的经验来看,人民币作为一个投资的工具,作为一个投资的资产面对的挑战是什么样的?从RQFII的经验,我们看到在香
阅读全文
我重点想讲的是人民币作为投资的工具,还有人民币作为资产的类别。大家提到了RQFII,从RQFII的经验来看,人民币作为一个投资的工具,作为一个投资的资产面对的挑战是什么样的?从RQFII的经验,我们看到在香港的额度很快用完了,用完以后也没有新的,2700亿人民币额度用完了。如果你看其他地方,其他很多地方拿到额度以后,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其实使用度不是很高,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很多投资人对国内市场认识度不高,而且尤其越远的地方对这个市场更不清楚。因此教育投资人明白这个市场怎么样运作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沪港通里,我们从去年8月份沪港通开始的时候就一直跑到欧洲的监管机构去解析这个运作是怎么样的,国内的制度是怎么样的。因为国内很多的要求,比如说法律上,我们需要花很多力气去解释运作和清算结算的方式,资本市场的披露制度又是怎样的。再教育的过程是很漫长的。香港过去一直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未来也会继续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在国内方面,我们也希望基础建设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比如说银行间的债券市场,投资人很有兴趣,尤其是养老金这些,但是投的时候,碰到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说国内的评级怎么样做,因为很多人疑惑说,国内评级为什么基本大部分都是两个A的,风险是怎么评估在里面的?还有指数是怎么样的?如果你真的要把人民币作为一个资产,让它更普及的话,还有很多配套的工作要做。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