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的报告分为四点。
观点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目标基本实现,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5—7年超越英镑,2020年左右成为全球三大货币之一。
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设定了一个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来客观地评估人民币阅读全文
我的报告分为四点。
观点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目标基本实现,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5—7年超越英镑,2020年左右成为全球三大货币之一。
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设定了一个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来客观地评估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程度,实际上从人民币计价在国际经济当中的计价功能、流通功能、储备功能,这三个方面,全球占比平均起来,一加权平均我们就构建出来一个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最早我们在伦敦,和英格兰银行进行交流时,他们认为这个思路是比较新颖的,而且也是令人信服的。后来在法兰克福和纽约他们也基本认同,我们用这样的指标能简明扼要,直观地反映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如果全球都用人民币,在所有经济交往、储备中都用人民币,这个指数是100,如果一点不用是0。所以,当这个指数逐渐上升就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什么程度算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呢?我们认为他要成为和美元、欧元相匹配的国际货币,至少应该在25以上,25—30是比较合适的。
到今年2015年上半年测算了一下大概2.75,离25的目标还是比较遥远,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比较全球4个主要货币,排在前面的4大货币在2014年底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国际化,美元是55.24,欧元是25.32,日元是3.82,英镑是4.94,而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最近这几年都是按照60%几的速度在上升,所以,我们认为两年以后可能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它已经占到我们国家对外金融贸易的1/4,国际金融贸易中这个份额比较小,大概占2.8%,包括直接投资,人民币贷款,人民币债权和人民币票据发行,当然国际板起来以后,衍生品市场、计价市场,黄金国际板有望明年推出来,就是在离岸地区创造黄金价格新的交易所,用人民币计价,这样提升人民币在金融交易当中的使用。
我国和32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在这32个国家里都持有了人民币,人民币在官方国际资产也达到了6700亿元左右。
观点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物品,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历史担当。
提供一种货币让我们选择,当人民币流动性消失和美元、日元消失时还有第三种资产,这就是人民币。人民币作为公共物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
1、当其他国际流动性不足时,比如美元、欧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他们国家发生危机时人民币可以成为选择。
2、作为公共物品,汇率是稳定的,币值是稳定的,至于稳定的基础是不是黄金作为基础,我们在理论上还可以进行探讨,但它应该是稳定的。
3、人民币汇率波动应该不完全是跟随美元的,如果完全跟随美元就没有必要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因此它能有独特的,自己独立波动的轨迹,和其他主要货币的波动保持一定距离,显出中国人民币的个性。
4、我国汇率政策是有溢出效应的,我们研究表明,它对东南亚国家货币数量和经济增长、投资都有影响,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一带一路”上,特别是东亚、中亚地区的影响已经体现出来了。最近我们刚去哈萨克斯坦进行了调研,它的间隔点30%多,它其中把重要的原因归结为人民币贬值,我们才贬了3%—4%,它贬值了33%,他却说因为人民币贬值了所以他就要贬,这里面已经有溢出效应了。
观点三: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汇率机制怎么安排?我们认为人民币一定要浮动汇率制度,我们是有管理的,五大货币都是自由浮动,而我们是有管理的浮动,当汇率发生极端状况,发生危害或系统性风险时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我们这样的汇率机制必须有三大特点。
1、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就是市场关系,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化。
2、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还是有限制,因为我们是有管理的,限制的幅度是多少呢?目前美元日均波动2%,其他货币是3%,卢布、林吉克(音)弱势货币波动率5%左右,西方主要货币年均波动幅度不超过10%,7%—8%左右,人民币作为主要货币在一年内的服务可以保持5%—8%,超过这个幅度政府是要敢于的。
3、作为一种主要国际货币,而且未来和美元、欧元并驾齐驱的货币,汇率不能盯住美元,你如果盯住美元就成为美元的附庸,没有必要成为独立的汇率。人民币的汇率目标是盯住一揽子货币,秘书长他们也提出来可不可以盯住黄金,目前来看任何国家做汇率时没有盯住黄金,这个可操作性有点弱,我们可以和经济贸易往来一组国家的货币盯住它,这样就可以和美元走出不一样的汇率轨迹来。
刚才我们讲到汇率机制应该具备这三个特点,但目前来看还没有完成实现。所以,201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2010年形成了一次改革,扩大了波动的幅度;
2014年3月份又进行了一次改革,前两次的改革,中间价没有变,变的是上下波动的范围,从千分之三调到千分之一,再调到千分之到五,再调到千分之二,今年2月份的汇率改革是我们完善波动汇率制的冲刺,把中间价的机制也改了,中心汇率,基准汇率也跟着市场变动的。所以,人民币成为SDR货币或最主要货币,它的汇率机制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
观点四: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浮动汇率制度,要发挥价格信号和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能引导我们进出口和基本帐户的交易,这样的制度有利于保持人民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作为一个大国,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经济越开放,实际货币政策影响力会远远大于财政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让它从被动的干预和被动的增持外汇储备中解放出来,拥有政策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认为,1、人民币还是具有稳中趋升的长期态势,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现在降下来6.8%,实际到5%它也是非常高的增长速度,在全球也是好的。所以,经济层面的支撑它是稳中有升的。
2、建立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联动机制,汇率要根据利率评价,市场上有共识,这个机制要建立起来。
3、大力发展人民币衍生市场,来管理汇率预期,这个心理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我今天的发言,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
涂永红: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人民币汇率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