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吕本献: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一个越来越快的过程

时间:2015年07月20日 作者:吕本献 

导读: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制造大国走向贸易大国的时候产生了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需求。现在中国成为对外资本输出大国也会产生对人民币新的需求。人民币将沿着可结算、可投资、可储备
阅读全文
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制造大国走向贸易大国的时候产生了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需求。现在中国成为对外资本输出大国也会产生对人民币新的需求。人民币将沿着可结算、可投资、可储备的历程,逐步完成国际化。人民币现在正处于可投资货币的关键时期。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一个越来越快的过程。 演讲实录: 尊敬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先生、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上午好!欢迎各位嘉宾来到这里参加这个活动。从2012年开始,人民大学和我们交通银行联合就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每年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交通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说我们是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第一家商业银行。去年习近平主席到韩国,由他宣布中国交通银行成为首尔人民币清算行。 我的感受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为经济方式和逻辑的。包括“一带一路”,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也是有一种内在逻辑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首先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制造大国下一步就会成为国际贸易大国,进一步肯定是一个资本大国。我们从去年开始,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引进外资。也就是说中国成为一个资本净输出国。中国从制造大国到贸易大国,更多的是商品输出大国,从去年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一定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净输出额越来越大了。 人民币从一个制造大国开始走向贸易大国的时候就有国际结算的需求,中国资本对外的投资,也会产生新的对中国人民币需求。人民币也是沿着可结算、可投资、可储备的历程,逐渐成为国际化货币的。我们现在处于可投资货币的关键时期。 前一段的股市令很多人都担心。我也在网上看到很多人担心,中国的股灾会不会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开放造成影响。但是正在大家有了议论的时候,7月14日人民银行突然发了一个通知,放开了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债券的投资。原来要审核,现在不用审核了,也没有限制。可以看到我们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坚决推动的决心。我相信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一个越来越快的过程。交通银行作为一家国有大行,将一直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特别是刚才听了陈校长的精彩解读,给我很多启发,今天有很多很重要的领导和学者出席会议,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机会,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