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者按:
2016年4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16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阅读全文
编者按:
2016年4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16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金融委员会、中央财经大学全球经济大数据精准洞察实验室联合举办。IMF驻中国首席代表 Alfred Schipke,副代表Raphael Lam,IMF经济学家Lian Weicheng,IMI学术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发布会由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张之骧主持。
Raphael Lam先生分析了中国GDP增速统计数据、过剩产能调整情况、经济增长分化的情况,认为目前中国货币政策宽松,信贷增速仍在加快,但公司基本面疲软;财政赤字、预算赤字适度,但增扩概念赤字仍很大;消费增长,但增速缓慢;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但外部长期趋势变化中。他指出,十三五规划中政府政策旨在实现更为环保,更具包容性和持续发展的增长。我们需要在经济增速变缓和推行改革中寻找平衡点,确定合适的增长目标,解决企业杠杆的漏洞,推进综合改革进程,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建设更为有效的沟通宏观经济政策。
以下为演讲摘要:
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度调整的阶段,中国的GDP增速已经从2010年之前的年均10%以上,下降到2015年的7%左右。中国经济在中长期的发展将是一个持续再平衡的过程。
一、产能过剩和增长分化
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剩产能结构的调整。同时,我们看到,从2011年开始,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分化,传统工业对GDP的贡献正在逐步下降,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渐上升。近年来,中国的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消费逐渐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从中长期来看,未来中国不同行业增长分化的趋势还会加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强,这也将进一步带动消费。
二、政策支持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整体上比较宽松,整个实体经济当中的流动性也相对比较充裕。我们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信贷增速一直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也显示出央行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态度。但是,由于受到来自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信贷的大力支持而出现明显改善,部分公司的基本面依旧十分疲软。同时,杠杆率的快速提高也构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风险点,必须高度重视。
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在货币政策受到制约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凸显。中国政府日前一再提到要加强财政政策在经济调节当中的作用。整体来看,当前中国的财政预算赤字水平处在一个相对比较适度的水平下,但是增扩概念财政赤字仍大。
从汇率的角度来看,收到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从去年开始一直承受着较大的贬值压力。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已经开始趋于在一定区间内保持稳定。同时,也必须看到,人民币依然面临着来自外部长期趋势变化的巨大压力,如何有效应对来自包括资本流出等因素的挑战,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重要议题。
三、绿色可持续增长
今年是中国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强对外开放、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驱动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规划。其中,我们认为关注可持续发展,提出绿色发展的经济增长之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未来向什么转型的问题至关重要。向绿色发展的经济增长转型,这就要继续淘汰过剩产能、鼓励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审慎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并加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政策沟通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