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鄂志寰:锁定G20峰会6大经济焦点

时间:2016年09月05日 作者:E Zhihuan 

导读: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应运而生的G20经过近八年多的运行,开始由务虚平台转向虚实结合的常设机制,在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中的影响力有所上升。在杭州召开的2016年G20峰会,赋予中国主场优势,有助于推动全球宏观经济治理
阅读全文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应运而生的G20经过近八年多的运行,开始由务虚平台转向虚实结合的常设机制,在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中的影响力有所上升。在杭州召开的2016年G20峰会,赋予中国主场优势,有助于推动全球宏观经济治理的协调,加强成员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事务方面的合作,加快落实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持续、平衡、包容性增长。 一、促进全球经济包容性平衡增长,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 2016年G20杭州峰会将打造10大成果,讨论的议题涉及全球经济增长、创新与结构性改革、地区安全及反恐、投资、贸易和基础设施、国际税收合作、国际金融框架、反恐、绿色金融等方方面面,以响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可能诱发的一系列风险和隐患。事实上,在全球金融危机结束后的八年多的时间里,各主要经济体相继出台多种多样的宏观政策,刺激经济复苏,但收效甚微,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国际贸易增长下滑加剧。因此,全球经济增长问题始终是历次G20 峰会关注的焦点。 本次会议提出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强劲、持续、平衡、包容性增长,解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 G20的贸易部长会议相继通过了《20国全球贸易增长战略》、《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文件,央行行长及财长等会议亦达成了多项初步共识。与G20配套召开的B20,为商界领袖提供了讨论的平台,使其可以在G20文件和共识的基础,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和推进,提升G20成果的实用性,使之从宏观的政策讨论落实到具体的商业决策,脚踏实地地解决经济、贸易领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G20成员国加强国别宏观政策协调,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表明单一经济体单打独斗、依靠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道路已经难以持续,必须另辟蹊径。因此,应该加强国别宏观政策协调,从贸易、投资、财政、货币等多领域多管齐下,协同推进。 首先要推动各国实现短期和长期政策的配合,协调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等多种政策工具,共同发力,推动实体经济进入增长轨道。尤其应该重视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创造条件,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三、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全球金融稳定 近年来,主要经济体加大货币政策力度推动经济复苏,在指标利率均处于历史性低点的基础上,又推出规模不等的量化宽松措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膨胀,但金融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增长的效果很不明显,金融扩张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背离愈演愈烈,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持续积累,各种形式的金融市场动荡时有发生。 从全球范围看,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长期无法退出,反而可能成为新一轮金融动荡的温床。因此,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防范和化解全球性金融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员国进一步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全球金融风险,降低黑天鹅事件冲击的频率和破坏性。 四、稳定全球金融市场,避免汇市过度波动引发金融动荡 避免竞争性贬值是今年上海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重要成果,会议公报表示:“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和金融稳定。我们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我们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 事实上,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因应各自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而呈现分化走势引发市场忧虑。美国在去年12月启动加息周期后,利率调整的时点一拖再拖,加息预期几经转折,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剧烈调整,频频引发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出,冲击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汇率和市场稳定,加剧宏观经济失衡,亦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面对这样的局面,国际金融政策的协调将以努力避免竞争性贬值为底线,形成一个氛围,避免各国以增强自身的出口能力为出发点参与竞争性贬值,保持国际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 五、推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扩大SDR 使用范畴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架构无法适应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缺陷,2008年G20组织首次召开会议即把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开始采取系列措施,并在2011年法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专门设立工作组,拟从操作层面探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问题,但实际效果有限。2016年G20第一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批准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的工作计划,意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平稳运行和有序演进。 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的有序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国际社会对于G20机制在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中发挥作用的信心,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平稳运行和有序发展。 具体来讲,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包落实括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为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供新的框架,同时,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近日,世界银行旗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首批总额为5亿SDR单位以人民币计价的的3年期金融债券,为全球债券市场提供了新的债券品种的选择,同时,SDR债券采取货币篮子发行,有助于部分对冲汇率风险。SDR 的革故鼎新对于完善和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去年年底,人民币作为首只来自新兴市场的国际货币成功加入SDR,并将于今年10月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SDR的代表性,推动其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更重要的影响力,从而在国际金融架构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能,提高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 六、加强国际多边机构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能力建设 2015年底,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批准协定并提交批准书,股份总和占比达到协定生效条件,亚投行正式宣告成立,并于2016年1月16日举行了亚投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本国立法机构批准,正式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英国、卢森堡、德国、法国、瑞士、加拿大等先后申请加入亚投行,使之成为一个包括欧、亚、美主要经济体新型多边开发机构。 此外,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其法律及机制上的支撑和基本程序已经完成,即将为金砖各国及发展中国家解决融资瓶颈问题。新型多边机构将作为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以及其它区域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提升现行国际金融治理架构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能力。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