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美国侨报】中国智库举办人民币国际化论坛

时间:2015年10月14日 作者: 
【侨报记者管黎明10月8日纽约报道】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北美校友会、宾州州立大学全球中心、浙江大学EMBA中心和货币金融机构论坛联合协办的“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论坛”,8日上午在曼哈顿中城的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200多位来自国际组织、著名金融机构、中美两国高等学府和智库及企业界的人士出席。 此次会议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特别发布了该所编写的《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经济金融专家委员陈雨露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撰写。这是该所连续第4年发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报告。此前曾分别在北京、法兰克福、伦敦等地发布,本次发布会是该报告首次登陆美国。 当天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从2009年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始算起,到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在2014年底达到了2.47%。2009年底该指数仅有0.02%,五年间增长了120余倍。此外,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等四大主要货币的国际使用份额较前一年度明显下降,人民币、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及其他新兴国际货币的份额有所上升。2014年底日元国际化指数回落至3.82%。只要没有重大不利事件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或许在两年内就将赶超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报告表示,2014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鉴于此,2015年例行SDR定值检查将人民币纳入其货币篮子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如果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即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人民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官方认可,也是人民币进入主要国际货币行列的关键标志,象征意义巨大。即使执行董事会再度以“可自由使用货币标准”为由拒绝人民币,也不可能延缓或是阻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因为在现有成绩基础上,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还将为人民币国际使用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使人民币国际化继续保持又快又稳的发展态势。 在8日论坛期间,多位金融界资深人士到场致辞,包括工商银行美国区域管委会主席肖玉强、原IMF亚太区副总裁曾颂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执行所长贲圣林、中国驻IMF前执行董事张之骥、前SDR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管Warren Coats、纽约商品交易所理事会主席William Purpura等等。活动由著名海归人士、现任中拉合作基金筹备组首席风险官范希文担任组委会主席,四十多人参与了筹备。 原文链接:【美国侨报】中国智库举办人民币国际化论坛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