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建立横向金融体系,推动金融的市场化
在中国,尽管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有商业承兑汇票的说法,但目前为止这一方面进展甚少。一方面,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是被禁止的。另一方面,虽然存在实体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但是这些公司债券主要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仍然没有在企业之间横向展开。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之间的横向金融建立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基础上,有技术关联、市场关联、信息关联等作为支撑,它的可靠性远高于银行贷款,风险远低于银行贷款。
到2020年6月,实体企业存款余额64万亿元,其中40万亿元是定期存款,而这些定期存款实际上大多属于大型企业,由此造成了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大量资金投放给实体企业,可是在大型企业方面就转成了定期存款不能使用,当大型企业需要短期资金时,他们将定期存款作为抵押品获得短期贷款,便使得可投向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性的短期贷款减少,从而挤占了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的份额。其二,大型企业的定期存款在定期内是死钱而不是活钱,按照金融理论,此类存款的资金效率和收益是最低的,但在中国,它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体企业的活期存款。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从产业的角度来讲,大量中小微企业实际上处于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中小微企业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所以,跟随大型企业发展而发展;第二种状态,中小微企业服务于各种基建工程,因此,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而发展;第三种状态,中小微企业直接服务于消费者。现在我们所讨论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保企业、保就业的对象,主要是处于这三种状态的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横向金融,大量中小微企业本来应该获得货款、工程款,却被大型企业、工程项目拖欠。2006年,政府就曾经出台文件要求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政府连续出台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办法、保障中小企业权益的管理办法等等,都要求尽快支付款项以使劳动者和中小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这些措施都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措施是要赶紧启动横向金融。
其次,从竞争的角度来讲,银行业的竞争到目前为止实际上是银行和银行之间的竞争,这是因为银行的交易对手方,也就是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与银行无法平等竞争。无论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市场化还是金融的市场化,都要求竞争双方能够有足够的实力进行竞争,如果仅仅依靠纵向金融体系供给资金,恐怕能够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所以应该启动横向金融。
横向金融启动之后,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便能联动起来。大型企业能够有效反哺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既有产业关联、市场关联、技术关联、信息关联,又有金融关联,如此,企业这一盘棋就活了起来。另外,我感觉大型企业也没有必要将这么大量定期存款放在银行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