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王永利:全球化、货币脱金、记账清算与金融危机

时间:2017年05月12日 作者: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在全国甚至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也特别强调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把金融工作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

那么,近现代史上,国际资本和产能是如何大规模转移的?当今国际社会如何利用记账清算强化资金监控?中国当前特别需要警惕和防范的金融风险又有哪些?

近日,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GSF100)理事委员会理事长王永利先生作为主讲嘉宾,以其博古通今的金融智慧,拉开了GSF100闭门讲座的序幕。据悉,GSF100第1期闭门讲座主要聚焦于“全球化、货币脱金、记账清算”三大主题,王永利理事长从不同的视角,结合上百年波澜壮阔的全球发展历史,深度剖析了全球化、货币脱金、记账清算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全球性金融风险和危机仍值得高度警惕,中国特别需要警惕和防范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

王永利指出,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经济金融已经与全球经济金融密切相关,既受外界影响,也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为此,谈中国金融风险问题势必要关注全球金融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已经真正成为了全球发展新的火车头,但随着可动用的宏观政策工具越来越少,可以发现,危机过去8年多,全球范围内依然没有完全消除隐患。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全球化、货币脱金和记账清算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为此,需要从理论上、根源上加以探索其根源所在。

对于全球化,王永利认为,全球化既是国际间交换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必然方向。尽管曾经有过阶段性收缩,但大方向不可逆转。但资本趋利的本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导致了产能和资本流动性的大规模转移,进而严重过剩,积聚风险,而人类历史上爆发的历次大危机无不与此密切相关。与上个世纪初美国聚集了全球的产能类似,当前,中国积聚了全球的产能,全球资本争相涌入。为此,在追求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其次,对于货币脱金,王永利从贵金属的价值,到信用保证的挖掘以及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等历史性事件的角度,将货币与黄金建立关联以及后来脱钩的历程娓娓道来。他认为,货币与金本位的脱离,使得货币投放的灵活性更大,但同时也使得货币滥发的可能性更大,造成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因素更多。这也是我们今天经常会面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即货币体系发生了重要裂变。

最后,对于记账清算的问题,他认为,要坚决反对跨国现钞结算,应鼓励人民币以转帐的方式走出去。在全球争相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他指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不是指金融资产存量大、金融机构多,而是指参与到全球金融资源集中和配置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于我国而言,真正应该做全球清算和交易中心的城市应该是上海。而且,只有当人民币是国际货币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才能有基础。但他同时强调,很多人并没有关注到,跨境资金的流动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隐含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综合而言,全球化、货币脱金、记账清算放在一起的时候,全球流动性过剩在所难免,需密切关注由此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警惕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

站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上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调整转型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就目前而言,特别需要警惕和防范的金融风险包括: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以及大规模资金外流风险。但危中有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平稳渡过最关键的转型调整期,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中国有能力有担当解决很多问题。

王永利理事长以扎实的理论、审慎的思考、严密的推理以及对金融的敬畏态度,为学员上了一堂精彩的金融课程,为GSF100第1期闭门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悉,GSF100自成立以来,已经在北京、深圳、贵阳、宁波、杭州等地举办多次大型峰会,并在北京举办了十几场闭门研讨会。为进一步传播共享思想,推动面对面的深度学术交流,聚焦金融创新,并更好地服务GSF100理事、成员以及热衷于研究共享金融的业界人士,自2017年5月起,GSF100将每月举办一次讲座,邀请“一行三会”和共享领域具有极高影响力的行业领袖、专家,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共享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释疑。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