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夏乐:去杠杆的关键是国企改革

时间:2016年05月18日 作者: 

5月9日,人民日报发布了对权威人士的采访引起外界高度重视。权威人士指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其同时强调,中国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

针对权威人士说法,前海传媒日前在公司总部举行的宏观经济内部座谈会上,特邀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夏乐博士、深圳之窗CEO、深圳大学客座教授陆亚明以及P2P知名企业珠宝贷总裁李敬姿等进行了分析与交流。

这轮稳增长最多到三季度

夏乐认为,虽然一季度宏观数据看似有反弹迹象,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而且,从私人投资(企业主买房买设备等。)指标来看,目前还处在历史最弱时期,以前私人投资占整个投资60%左右,每年增长都是10%以上,跟固定投资一致,但一季度降到6.9%。另外,房地产交易量上来了,但卖地面积还是负增长,去年-30%,今年-10%,这个如果不转正的话,长期性还是缺乏。

“好像房地产投资活了,但它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去存货,很多项目是拿了地,之前是没钱没有开发,或者盖了也是赔,就忍忍,今年看到前几个月涨势不错,就开工了。因此,并不像数字上显现的这么乐观。而且通货膨胀压力上了了。”夏乐整体认为,今年GDP保6.5%机会很大,但这轮稳增长持续性应不超过第三季度。今年主要的增长动力一方面是房地产,另一个是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又开始支持了,去年地方政府受反腐等做基建动力不足。

国有企业为什么杠杆高?

除此之外,夏乐还重点谈到了眼下备受关注的中国债务杠杆问题。他认为,中国杠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宏观杠杆,一种是微观杠杆。宏观是指,中国整体贷款存量有多少,或者M2存量有多少,再比上中国GDP水平,这是很多人的计算方法;微观杠杆主要指非金融企业,它的资产负债比例怎么样。

夏乐比较研究过2014年与2007年数据发现,中国私营企业,杠杆没怎么变,甚至有所降低,而国有企业是急剧放大。一方面私营企业借不到钱,现在外部市场上能加杠杆,比如P2P,即使这样,量也很小,私营企业借钱很难,同时私营企业更重视风险。

“其次,看到这些企业,对于私营企业来说,杠杆高的已经死了,看不到了,很多可能跑路或者其他兼并了,就是说私营企业可以死。而国有企业杠杆高,还活着,因为国有银行给借钱,地方政府帮兜底,还可以去影子银行借信托理财产品,这就是为什么国有企业杠杆高的原因。”

在他看来,如何去微观杠杆,关键就是改革国企,该死就死,不要给它做隐形担保,让它变得更有效率,这样杠杆就下来了。

中国式次贷雏形

宏观杠杆层面,夏乐表示,它更加复杂,涉及金融体系,尤其是中国从07、08年开始,影子银行开始不断壮大,包括P2P、信托、委托贷款以及私人借贷。“这些东西以前存在,现在可以阳光化了,但另外一方面,由于信贷的限制,很多国企也在做这个生意,做主业不赚钱,那就拿到便宜信贷,借给中小企业,反之损失了问题也不大,当然国企会说,有信息优势,是供货商,通过为关联企业借贷,帮助他们,自己也有好处。”

“也有是说,国企只借钱,只要敢借出去,其他人也可以借给第三方,以此循环,大家都赚取利差,如果实在不行了,有人兜底。所以,很多国有企业,很多私营企业本来主业不是做金融的,也进入到这个行业。这就导致信用链条的增加,以前我借的钱,只有两个人,看整个数据,就一笔贷款。现在呢,我借给他,不敢借,再通过国企等中间人转手,还是那个人用钱,但信用链条拉长了。甚至有的拐几个弯。”夏乐打比方说到。

他指出,信用链条拉长了,信用贷款数字在增加,这会在M2里面反映,但干活真正工作的就那一个,其他人都吃利息,这种情况有什么问题,一旦中间谁有风险,这笔钱就收不回来了。这就类似于美国次贷模式,只不过中国是更原始的形式。

夏乐还表示,以前信托发理财产品,主要投资房地产,现在投资是债券、股票市场,因此为什么现在大家说债券很大杠杆,而且去年中国股票市场也很动荡,都是由这部分钱引起的。影子银行发展给宏观杠杆带来很大压力。微观杠杆相对容易,只需要让企业调整资产负债表,外国经验也是这样,死了就死了,或者忍受一段时间低增长,有些企业就不投资了,慢慢把现金流做好了,而宏观杠杆较难。

【原文链接】夏乐:去杠杆的关键是国企改革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