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之解读“十九大报告”系列,谈“从金融去杠杆到实体去杠杆”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作者:
2017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了大金融思想沙龙(第75期)——解读“十九大报告”系列(第2期)。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财新智库董事总经理钟正生以“从金融去杠杆到实体去杠杆”为题发表了演讲。此次沙龙由华软新动力资产管理公司CEO、IMI特约研究员徐以升主持。
徐以升
钟正生从十九大会议中提到的金融监管收紧精神讲起,阐述了“金融去杠杆”的内涵和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深入金融去杠杆的内里,并分析了金融开放、金融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钟正生首先通过分析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与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中的“经济改革紧迫于金融改革”,结合当前金融监管的态势,指出“金融去杠杆”并非是对加强金融监管态势的概括。钟正生强调,杠杆是一个中性的词,不是一个贬义词。杠杆率本身没有问题,杠杆率撬动的东西才有问题。

钟正生
谈及“金融去杠杆”的内在原因,钟正生认为实体经济是其内里。他指出,当前金融监管的加强是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的重要一环,但2009年以来金融杠杆上升、2015年以来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内里实则是实体经济的增长矛盾。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三轮财政发力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明显放松。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实体经济杠杆率快速攀升,国企拉动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快速上升,另一方面资金成本居高不下,投资回报率每况愈下,资金“脱实向虚”具有必然性。谈及如何深入金融去杠杆的内里,钟正生将金融加杠杆与实体加杠杆比喻成硬币的两面来结合分析。他指出,首先要适度弱化“稳增长”的诉求,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刺激。中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旧经济转向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寻底”之旅可能还将延续。钟正生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述,指出这正是对经济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重新校正的例证。其次,更加注重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打破国企的预算软约束。国企在“宽财政”和“宽货币”的过程中都是更多受益的主体。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企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强监管的金融环境只会更多冲击民营企业,从而不管是实体去杠杆还是金融去杠杆,终究都是无本之木。在正式演讲结束后,IMI研究员修晶、林楠结合钟正生的专题演讲,就汇率和金融杠杆的关系、国企民企分开的结构性等方面分享了观点。与会的“金桐全球英才计划”的同学也提出了关于资管新规、美联储加息等问题对去杠杆化影响的问题,钟正生就这些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沙龙现场
摄影、文字/崔怡鹤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