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韩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李一衡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31期)暨“中韩经济、金融与贸易合作”研讨会
时间:2019年11月15日 作者:
11月13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31期)暨中韩经济、金融与贸易合作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1107会议室举行。韩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审议委员李一衡(Il Houng Lee),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室室长Sungbae An、研究员Kyu Yub Lee博士分别就中韩金融、经济、数字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发表演讲。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魏本华,IMI联席所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IMI副所长涂永红出席会议并发表点评。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主持。
贲圣林所长在开场致辞中首先感谢了韩国客人在IMI成立十周年之际的来访。他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前景仍不明朗的形势下,亚太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的重要进展对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积极的信号,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三分之一贸易量的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中韩经贸往来步入了每年双边贸易超过3000亿美元、直接投资突破20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1000万人次的“321”时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韩全面交流合作及东亚区域一体化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李一衡博士以“中韩金融合作”为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从一战到目前,无论是在储备货币还是支付货币方面,美元一直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目前全球60%的债务都是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的市场流动性对全球支付系统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意味着美联储政策有更强的外溢效果。回顾中韩合作进程,2016年起中韩双边贸易中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份额逐渐稳定;由于买卖价差缩小,以及政府优惠政策的实施,韩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有所上升;韩国企业的点心债券发行和人民币账户对市场价格情况非常敏感。这说明在基础设施到位的情况下,市场在决定货币使用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他指出亚洲国家仍需要通过双边互换来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金融安全网,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更加多元的锚货币,数字货币可以作为一种选择。虽然数字货币的使用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其可以作为类似SDR功能的储备货币。魏本华在点评中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到约6%,但是这在世界上来说仍然是很高的。中国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国际交易中占有较大份额。中国将学习韩国早期经济转型的经验,深化经济改革,渡过经济转型时期。
Sungbae An博士的演讲主题是中韩经济合作。他首先指出,中国是韩国最主要的货物出口国,出口货物总值和所占份额都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韩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逐渐失去传统的竞争优势,如价格优势。韩国从出口重工业产品发展到新的出口引擎,例如电动汽车、蓄电池、生物医药制品等。韩国进出口中国的货物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和占总规模的比例,以及双边国际直接投资(FDI)的规模也不断扩大。Sungbae An还介绍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GVC),跨境生产分为简单GVC和复杂GVC。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由最终产品的加工出口转向中间产品的加工出口,从简单GVC向复杂GVC发展。在这方面中国比韩国做得更好。通过全球价值链的合作,中国对韩国GDP的增长做出了贡献。最后,Sungbae An认为中韩的经济合作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涂永红教授对此进行了点评,她赞成GVC的概念,以及各国在GVC中的角色分工。中国对美国贸易结构的变化中,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上涨非常快,原因主要是国际投资、从美国进口的高科技原材料,以及自身GDP的增长。她认为未来最重要的是加强中韩之间的直接投资,改革两国的工业结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电子产品、医药等方面。
谈到中韩贸易合作,Kyu Yub Lee博士强调了中韩在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今世界数据的流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各国专利数量的变化中,近年来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增长速度非常快,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AI)技术、大数据等方向,并获得了和美国竞争的实力。中国技术进步的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大量资金的投入,中国的研发支出仅次于美国。在主要科研领域的出版物数量上,中国占有的份额大,增长速度也非常快。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而在B2C电子商务销售额中,韩国仅仅排名第六。Kyu Yub Lee认为,中、日、韩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电子商务市场,一旦建成,将会创造巨大的价值。赵锡军教授在点评中引用了关于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报告中的数据,说明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和对中国GDP的巨大贡献。他强调,在中国,政府政策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中韩想要合作、扩大双边贸易,需要从出台并实施相关政策开始。中韩两国未来有着非常多的潜在合作机会。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共同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分“全球领袖”、“政策专家”、“学术名家”、“业界精英”与“青年学者”五个系列。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