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97期:汇率市场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作者: 

1210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大金融思想沙“金融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系列5197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张礼卿做主题发言。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王芳主持。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会上做了题为《汇率市场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表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1)汇率市场化是保障货币政策自主性,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世纪疫情持续冲击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成为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国内货币政策坚持了“以我为主。(2)汇率市场化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具有资产价格属性:汇率超调+多重均衡;当汇率趋于均衡合理后,容易呈现大开大合、宽幅震荡的走势。(3)汇率市场化是坚持市场经济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开放的发展,通过汇率市场化助力开放发展,为制度型开放提供有力保障。(4)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安全的发展,汇率市场化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抓手。汇率市场化促进了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当前自动触发了第一二重保护。汇率市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5)汇率市场化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人民币摆脱对国际关键货币的过度依赖,降低国家对于外汇储备的需求,减少对外风险敞口。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张礼卿指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几次变革。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点聚焦与逐渐扩大浮动区间并改革中间汇率形成机制。在过往的改革中,总结的经验主要有:1)渐进主义,降低改革风险;2)根据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目标选择汇率制度安排并适时调整;3)注重不同改革措施的协调和预期管理;4)在改革遇到意外冲击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能通过合理配置外汇资源、避免外部经济失衡,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隔离或吸收外部冲击,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扩大对外金融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四种渠道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继续扩大弹性、直至实现最终自由浮动的大反向,抓住2023年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而我国经济“重开”带来的合适机遇,加快发展避险类外汇衍生品市场、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加强预期管理,并加强国际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

随后在研讨环节,管涛首席指出,汇率市场化成功的标志分为两方面,一是真正市场主体能够适应汇率弹性增加,能够理性的看待汇率的涨跌;二是从宏观制度上要为汇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保障。此外,未来汇率市场化主要面临外汇市场本身的深度、广度、流动性不够,投资者教育和风险中性理念不足等几个大的挑战。管涛首席认为,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提高了以后,是否会走向完全无管理的汇率制度,还需未来进一步观察政策走向。

张礼卿教授认为,汇率改革的成功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组合,一方面汇率由外汇市场的力量决定;同时能成功的阻止各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当下,汇率市场迫切需要扩大外汇市场的规模、提升流动性;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充分释放市场配置力量;加快各种避险工具市场的发展和加强投资者教育。他指出,汇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市场化决定的汇率制度,但不意味着在市场严重出现失衡或者非理性因素比较强时,政府不进行干预。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陈雨露在《大金融论纲》中系统论证了“大金融”命题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论思想,为全面构建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大金融”体系框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观点整理:田歌 路先锋

撰稿:贺煦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