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太一云董事长邓迪做客金融科技公开课第4讲,谈“区块链与金融行业的未来思辨”

时间:2017年05月16日 作者: 
5月15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主办、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协办的金融科技公开课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63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509举行。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北京太一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迪担任主讲公开课第4讲的嘉宾,针对“区块链与金融行业的未来思辨”发表主题演讲。此次公开课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宋元元老师主持。 image001

(宋元元)

邓迪首先从最近发生的勒索比特币的蠕虫病毒事件讲起,介绍了比特币的特点。他指出,比特币的设计旨在用数字方式控制货币总量,并建立跨国界的、完全匿名的、反监管的全球交易系统。比特币通过挖矿机制解决了发行问题,但由于比特币不与任何资产锚定,存在币值不稳定的问题。除此之外,比特币还存在交易速度慢以及交易用量远少于炒作用量等问题。接下来,他阐述了比特币、数字货币、区块链之间的关系,厘清了在概念方面的普遍误解。他对区块链的三个最主要特点——分布式账本、分布式密钥、分布式共识进行了解释,并将这三点分别与中心化数据库、传统密码和其他共识机制进行对比,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邓迪对可信区块链及其应用进行了重点解释。他指出,可信区块链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得区块链可以被用于日常交易行为中,因此在可信产权登记、可信身份认证和可信网络节点对区块链进行了改进。可信区块链将在数字货币、证券发行与交易、票据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跨境支付与结算、客户征信与反欺诈等金融行业的五大应用领域发挥作用。他以太一云科技与新华网合作的国家科技金融大数据中心在赣州的试点为例,阐述了可信区块链的业务模式情景。通过区块链可以实现资产或者风控标准化,从而降低尽职调查等环节的成本,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度,智能电子合约等形式也可以实现自动化交易,提升资产交易、资产流通的速度,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 image003

(邓迪)

在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方面,邓迪指出,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商用面临个人信息安全、监管困难、转账速度慢等许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区块链的商业模式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已经出现了支持行业发展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并且规模可观,这表明区块链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自我驱动、自我循环的经济体。他强调,在ICO发展未来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当对ICO进行规模控制,并且尽早划定试验区对ICO进行规范,培育监管抓手,防止监管者与交易者的对立,并且要鼓励区块链技术向真实应用“进军”。 最后,邓迪对太一云科技公司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不难,区块链和可信的产权登记进行挂钩之后可以和很多领域进行结合。区块链可以代表版权登记证书、股票、房贷、车贷、保险保单、医疗病例以及银行卡积分等等,应用的关键在于找到映射关系并保证最终能够被执行。 image005

(讲座现场)

在问答环节,邓迪就比特币ETF的影响、Litecoin的发展未来、以太坊的ETH与ETC的关系、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对现有数字货币的影响、比特币平台面临的威胁、对央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的看法、中国政府对于区块链公司的监管水平和中外在区块链应用中的差距等问题与在场嘉宾进行了交流讨论。 (文/王胜楠 摄影 陈昊)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