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负责人朱太辉博士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16期)”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负责人朱太辉博士做客“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16期)”
3月28日下午,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16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负责人朱太辉博士以“中国金融周期的初步测算与政策讨论”为题发表演讲。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马勇,中央财经大学丝路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融学院助理教授彭俞超,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策略研究主管田昕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修晶等。会议由IMI研究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边卫红主持。
(边卫红)
朱太辉博士从五个方面研究金融周期问题,首先,朱博士为我们分析了在近年我国经济转型,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金融体系政策长面临的两个难题,一方面国家高层要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承担经济转型升级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另外一方面自身的风险防压力特别大。从金融周期来看一下这个问题,做一个基本测算的基础上看一下如何面临破解两难的困境,太辉博士提出研究这是最开始的出发点。第二,朱太辉博士为我们分享了如何看待金融危机的内涵和基础;第三从指标和测算的方法的角度,如何考虑和调整金融周期以及他的结果和特征;第四本次的研究对于中国当前调控的启示,提出融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怎么结合,金融周期的测算能不能成为货币政策调控和宏观审慎监管,他们协调的时候能不能作为参照的渠道或者支点等引人思考的问题;最后,朱太辉博士为我们谈谈了对金融周期调整的研究展望。
(朱太辉)
演讲结束后,研讨嘉宾就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金融周期的界定、金融调控、货币和信用的关系、金融周期对微观经济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细致入微的研讨。
会议最后,边卫红教授发表总结发言,边教授强调商业银行里面中小企业信贷的压力很大,我们对金融周期的探讨、界定、检测也可以和危机的预警协调和结合。整个研究未来可以更开放的角度去探索,包括汇率的问题。相关话题的研究永远在路上,也相信未来太辉博士有更好的研究成果闪亮登场。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