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涂永红:因地制宜真抓实干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时间:2024年03月21日 作者:涂永红(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阅读全文

01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动生产要素质变和优化组合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驱动,符合新发展理念,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开辟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强化科技创新,实现生产要素质的跃升和优化组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人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生产要素,要加快推动劳动要素投入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成为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操作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劳动工具是决定生产力先进性的关键,要提高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科技含量。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要求,加快劳动资料更替,推动机器设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丰富劳动对象,将科技、数据为代表的无形之物转变成为新的劳动对象,依靠科技进步和数字赋能,生产力要素不断优化组合,形成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和新动能,突破劳动时间和空间限制,强化规模报酬递增趋势,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力质效。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突出三大特性

科技创新性。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当前,全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高科技战略规划,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美国大搞“小院高墙”,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与遏制不断升级。科技创新是关乎发展和安全的秘钥,必须发挥举国制度优势,加大创新力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获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走在创新型国家前列,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确立国际竞争新优势。

统筹协调性。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其发展进程必须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有机统一,凸显系统协调性。一方面,要统筹协调传统不同种类的生产要素。以最有效的方式推动科技、数据等新要素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传统要素深度融合,通过提高传统要素的质量,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统筹协调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鉴于更具创新和质优特征的新兴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1/5左右,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任务。实际上,传统产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具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宽广空间,例如,使用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科技让快递行业华丽蝶变,全部使用机器人的无人餐厅让快餐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大大提升了传统产业的质效.

先进性。先进性是衡量新质生产力最显著的标志,集中体现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较于旧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更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更高,劳动资料或生产工具的科技含量更多,投入产出的效率更好,经济增长的动能更强。尤其是,各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社会制度不同,生产力发展模式、路径和质态千差万别,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还要表现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领先性和竞争优势。

02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真抓实干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单单是科学技术、生产领域的事情,还涉及教育、管理、制度环境等更多维度。各地必须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真抓实干。

第一,既要求“新”也要提“旧”。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枢纽,必须持之以恒将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全力推进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管理模式和制度创新。以前沿技术领域的颠覆式、突破式创新为导向,大力支持产业应用研究,打好工业软件、高端芯片等重点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坚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绝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简单粗暴地“腾笼换鸟”“以新汰旧”,新旧动能转换也不能一蹴而就,保持传统产业平稳发展,对稳就业、稳增长乃至确保产业安全等方面都至关重要。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入和发展科技、管理、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形成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积极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第二,既要逐“新”也要务“实”。纵观历史,4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动力和模式的巨大变化,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贡献因素。然而,研发未来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具备人才、产业、资金、管理、制度环境等必要条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路径和节奏。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成渝双城圈经济基础雄厚、科研力量强大,创新条件和环境好,应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未来产业方面积极作为,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引领者。其他地区要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结合区位优势、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好点与面、新与旧、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避免盲目逐“新”,一拥而上,造成项目投资过多、产能过剩严重和巨大浪费。

第三,既要抓经济也要抓制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政府应该积极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经济体制、科技制度、户籍制度、分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重点完善教育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以及政绩考核体系,针对性破除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和卡点,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各类生产要素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的创新积极性,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扩大减税降费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能力,同时也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大中构建,小企业融通协同创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促进数据资源和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提升数字生产力。

来源|人大长江院

版面编辑|邸馨逸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