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吴晓求:改革中国资本市场 推动双循环发展战略

时间:2021年08月09日 作者: 

导读:

7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主题为“双循环格局下的中国金融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线上出席开幕仪式并以《改革中国资本市场推动双循环发展战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双循环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型。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现代金融服务于高科技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问题的核心。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围绕资本市场,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其次,要着眼于未来,建立新的概念。最后,进一步完善和总结注册制改革。
阅读全文

7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主题为“双循环格局下的中国金融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线上出席开幕仪式并以《改革中国资本市场推动双循环发展战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双循环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型。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现代金融服务于高科技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问题的核心。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围绕资本市场,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其次,要着眼于未来,建立新的概念。最后,进一步完善和总结注册制改革。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以下为演讲全文:

由于我在外地,我不能现场参加“双循环发展中的中国金融发展论坛”。

双循环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型。这是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经济战略目标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结构的变化,做出的重要决策。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科技推动创新、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强调了内循环为主,但是我们还是要关注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协调发展,这是战略转型的关键。我们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是双循环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和重要特征。科技创新,也是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中国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从高科技到新产业,金融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双循环发展战略中,金融如何服务于实体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双循环发展战略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金融面临新的变化、新的任务。这其中,主要是金融如何通过改革去推动中国产业的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科技推动,要通过对金融的变革来完成,这里很重要的就是要推动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中国金融的结构性变革,主要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完成。我们如何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现代金融服务于高科技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问题的核心。因为从高科技、高新技术到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这其中,蕴含了很多风险,这需要创造新的金融业态来分散这些风险,促使新产业的成长。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围绕资本市场,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我们要从天使基金开始,建立包括VC、PE这种新的资本业态,来孵化新的产业和新的企业。这些新的产业、新的企业的特征是高科技。在这之后,要建设一个高质量的资本市场,也就是说金融的变革主要是通过构造新的金融业态来完成在双循环发展战略中的产业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个条件下,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就变得非常重要。
其次,要着眼于未来,建立新的理念。打造围绕资本市场的新金融业态和新资本业态时,我们要看到这种金融主要着眼于未来,我们要用改革的眼光去看待它。不要把它过多地解读为这样一种新的金融业态,会带来新的风险,似乎这就是脱实向虚。这种新金融业态看起来有点脱实向虚,因为这种“虚”的确和今天的“实”不是特别紧密,但是它与未来的“实”具有紧密联系,它可能着眼于今天的某种虚,今天的某种虚实际上就是未来真正的实,这个实是有竞争力的。
第三,进一步完善和总结注册制改革。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如何正确理解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做动态的理解。在双循环发展战略中,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非常重要。在构建一个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新的金融生态或新的资本生态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的改革,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地完善、总结注册制改革。其一,注册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标准是比较工业化的,是以工业化社会的一些标准来制定的,所以强调盈利的历史,强调资产的规模等等,比较重视物质化的资本,不太关注未来。社会进入到后工业化时期,企业的形态也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科技型企业慢慢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何让科技企业能成为上市公司的主体,资本市场如何服务于这些企业,是摆在中国资本市场面前的重要任务。
其二,注册制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上述背景下,两年前上交所推出了注册制改革,同时也推出了科创板,一年后在深交所的创业板进一步完善了注册制。通过这两年来的实践看,应该说注册制的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同时推出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对中国产业转型,对在复杂环境下,解决国外那些“卡脖子”工程、“卡脖子”技术,实际上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中国金融改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但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而且还要着眼于解决“卡脖子”工程的资本不足问题,解决一些“卡脖子”技术的市场化能力问题。这些都要靠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来完成。
其三,要认真总结注册制实施两年来的经验和问题,包括虚假信息披露与整个链条中的腐败问题等。但是,市场化改革是基本趋势。在全市场实现注册制改革,这个时机正在慢慢到来。一项新的制度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看到它的主流。注册制改革的主流是正确的。最近一年多来,中国上市公司结构的变化,包括投资理念的变化、估值的变化,都说明了推进资本市场市场化的改革,对推动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和双循环发展战略有内在的关系。
祝愿这次论坛能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