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者按:
2016年5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建设银行(CCB)联合举办的首届“人民币联络网(RLN)论坛”在人民大学成功阅读全文
编者按:
2016年5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建设银行(CCB)联合举办的首届“人民币联络网(RLN)论坛”在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多元储备货币体系的发展,由IMI顾问委员、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联席主席David Marsh和IMI执行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担任主持。
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魏本华,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张之骧,美国财政部高级亚洲顾问、副助理秘书Robert Dohner,香港大学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金融和公共政策实践教授肖耿,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孙鲁军,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副研究员边卫红,中国建设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处业务主管郭梅军,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国际部主任万泰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货币金融系副主任何青,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巴西驻华大使馆贸易事务主管Augusto Castro,泰国银行驻华首席代表Supradit Tangprasert,俄罗斯储蓄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TSYPLAKOV SERGEY,韩国银行北京代表处金荣郁,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平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北京代表处代表周奇,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北京代表处Edward Lu Kean,IMI副所长涂永红、宋科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夏乐博士在主题演讲中揭示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顺序应该首先是利率开放,进而是汇率开放,最后是资本市场的开放。目前货币国际化提前,离岸人民币回流过快,外汇储备减少,容易引发恐慌情绪。同时,离岸市场以及央行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也可能会为人民币短期汇率带来一定下行压力。他建议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之前先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促进汇率自由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
自我国2009年开始正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2015年全年中国26%的跨境货物贸易(6.39 万亿)用人民币结算。在SWIFT的排名中,人民币已经位列第五大支付货币。2015年人民币被正式纳入SDR,更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里程碑似的重大事件。截止目前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3.3万亿元人民币。但是去年“8.11”汇改以来出现的一些变化和波动,要求我们从金融改革次序的视角观察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一、有关金融改革次序问题的现有理论
从目前来看,有关金融改革次序问题的现有理论主要有:Johnston, Darbar and Echevarria (1997) 提出,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政策体系和汇率改革相结合。Sheng(2009)通过总结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经验教训,认为放松资本账户同时仍盯住美元汇率是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Prasad, Rumbaugh and Wang (2005) ,Cappiello and Ferrucci (2008) 认为,中国应当优先增加汇率弹性,再开放资本账户。
根据现有的有关金融改革次序问题的研究,经典的金融改革次序应该是从利率改革入手,其次是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最后才是实现货币的国际化。
二、人民币国际化成为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
目前来看,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利率市场化(2015年形式上完成)、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的改革先于资本账户的完全开放(或可自由兑换),也先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即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完全浮动)。这在事实上造成了我国金融化改革次序问题的新挑战。
三、人民币国际化为汇率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已经快于资本账户的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会使得人民币通过贸易途径、资本项下净投资以及出国公民海外使用人民币等途径流出国内,在事实上造成人民币的净流出,而当人民币升值预期逆转时,海外的人民币存量可能会出现回流,这将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进一步下降,形成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
第二、虽然目前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离岸市场在人民币海外定价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近期的数据我们看到,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对在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不断加强,而中国人民银行对于离岸市场很难进行干预,这就使得离岸市场会通过影响在岸市场来对人民币短期汇率造成压力;
第三、目前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3.3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方面会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与人民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这些国家效仿阿根廷之前的做法,为了增加自己的美元储备而大量抛售人民币,那么这就会在短期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下行压力。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推进的金融改革的目标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在矛盾。在人民币汇率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会在事实上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未来,央行应该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加大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