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涂永红:中哈使用双边货币结算的逻辑与展望
时间:2019年06月03日 作者:Tu Yonghong
导读:
图1 2017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金额及占比(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形式报告(2018年春季)》
五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速历经了平稳、下降和回升三个阶段。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44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6.2%。
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组织国际贸易、选择结算货币上是最具发言权的,因而也是决定我国对外贸易货币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2013-2017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呈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共对沿线57个国家近300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流量201.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2.7%。其中对哈萨克斯坦的直接投资流量为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增速迅猛。 (如图2)
图2 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流量前10国别分布
数据来源:《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图3 五大经济体货币名义有效汇率走势
第二,贸易便利化。使用人民币的通关、结算时间更短; CIPS系统投入运行后,人民币结算更安全高效,人民币交易成本有所降低。因此,企业有强烈的主观动机使用人民币。2018年人民币在中国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超过20%,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份额也超过了2%。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计价结算方面也实现了突破,“上海金”、人民币铁矿石、人民币原油期货等相继挂牌交易。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以及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第三,国际产业合作。中国正在通过创新驱动和国际产能合作,从国际产业链低端走向中高端。作为全球第三大直接投资国,中国无论吸引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保持平稳增长,而且人民币在直接投资中的使用规模逐年增加。2011-2018年间人民币直接投资累计规模达11.06万亿元,其中2018年为2.66万亿元,同比增长62.8%,较2011年增长了23倍。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采购、销售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
第四,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升。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权重为10.92%,在五个主要货币中排名第三。人民币被越来越大的政府作为官方储备货币。截至2018年四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全球占比为1.89%。应该看到,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日元和英镑接近。然而,与美元和欧元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图4)
图4 主要货币国际化指数对比
分享到:
扩展阅读
专家工作室EXPERTS
热门视点VIEWS
文章标签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