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汪昌云:资本市场发展助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时间:2021年04月21日 作者: 

导读:

4月8日晚,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汪昌云应邀参加“第159期大金融思想沙龙——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解析”线上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环节点评,围绕资本市场发展和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的关系问题,阐述融资方式与经济战略的匹配性,分析资本市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并对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与综合治理环境进行展望。
阅读全文
4月8日晚,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汪昌云应邀参加“第159期大金融思想沙龙——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解析”线上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环节点评,围绕资本市场发展和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的关系问题,阐述融资方式与经济战略的匹配性,分析资本市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并对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与综合治理环境进行展望。

图片
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汪昌云
以下为会议纪要:

1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创新驱动要求直接融资占比提高

总体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十四五”规划给予资本市场发展很高期待,其中,对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给予高度关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是中国金融体制需要做的重大变革之一,该问题过去在学界和相关部门有过长期的讨论并有相关政策支持,但进展速度依然较慢。
在金融层面创新驱动主要涉及到建立合理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我国现有的融资结构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较为匹配传统经济的规模扩张形式,但无法满足新的发展战略中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的需要。我国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占据相对主流地位,直接融资占比约为1/5,若要大幅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难度仍较大。以往传统经济依靠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但现有的激励机制不太符合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不太符合创新驱动的经济体系需求。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言,若资本市场占整个金融体系的比重不够高,则很难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很难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因此,我国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应至少发展成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并重的金融体系,并就直接融资具体应发展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树立目标。

2

资本市场风险配置与合理定价功能助力创新驱动

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创新驱动有较大的作用,原因在于其风险配置与合理定价功能。其一,资本市场可引导投资者将资产配置到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中去,从而为创新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其二,创新型经济项目投资前景信息相对较少,且信息获取后较难处理、信息准确性较难辨别,导致投资者对项目的观点差异较大,资产市场的合理定价将助力投资者提升对项目评估的合理性。商业银行融资很难将资金投入至创新程度较大的项目中去,即便这样做也可能导致创新企业债务沉重或陷入困境。

3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直接融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公司治理的整体环境较弱有关。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在市场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上市公司仍缺乏主动提升公司水平的动力,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市场监管总体水平的提高还不充足。此外,“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公司生命周期太短、质量欠佳。这与支撑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公司治理水平欠佳,制度环境有待完善有关。我们应在设立目标之外采取有效举措,推动上市公司由被动型公司治理向主动型公司治理转变,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公司治理水平。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