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特朗普宣布退出TPP,并不代表美国重返亚太、制衡中国等战略意图发生根本改变
时间:2016年11月25日 作者:IMI
导读: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可能进入加快发展期,但综合影响可能是利弊互现”
IMI学术委员、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对特朗普当选后的贸易政策纲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分析指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可能进入加快发展期,但综合影响可能是利弊互现。 特朗普在贸易方面的政纲包括:1)宣布将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议(NAFTA)或直接退出;2)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3)指示财政部长标签中国为汇率操控国。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态度明显背离了自由贸易原则,可能在全球贸易整体低迷的环境下,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但其整体影响可能有利有弊。 首先,不少自贸协议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但事实上或受政治目的操控、或为保障跨国企业利益、或写入多项严格条款,以设定游戏规则,为说客创造收入,而TPP正是这种名不副实的自贸协议典范。美国退出TPP,不见得是坏事。其次,虽然特朗普不时把中国汇率问题作为攻击对象,但在奥巴马任内,美国同样以各种理由对多项中国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中美贸易纠纷实际上从未间断。再次,届时的财政部长及共和党主要成员,相信亦会与特朗普私下磋商,可能出现相对务实的结果。“美国退出TPP,并不代表美国重返亚太、制衡中国等战略意图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IMI特约研究员曲凤杰认为,美国退出TPP对我国的影响不能乐观估计,此后,我们受到的来自美国的贸易保护可能会更严重、更直接,对我国产业也更有杀伤力。 中国作为TPP的“局外人”,一直以来对TPP对我影响的认识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美国通过TPP意图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规则,并把中国排除在外;二是美国通过TPP重返亚太并制衡中国逐步增强的影响力。基于此,美国退出TPP,似乎对中国有利。 但曲风杰认为,美国退出TPP只是说明奥巴马和特朗普在提高美国竞争力和保障美国自身利益的具体策略及方式方法上存在异见,并不代表美国重返亚太、制衡中国等战略意图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事实上,TPP的推进本身困难重重,即便不退出,建成最初标榜的自由贸易的新标杆已经不太现实了,借换届“改弦易辙”也许正好起到“借坡下驴”的作用,对美国的公信力的影响与因国内利益集团掣肘不能通过或者与有关国家达不成互利共赢的协议相比,恐怕不会更大。 特朗普行事风格是更加务实,对TPP给美国带来的实际利益看得比较清楚,毕竟谈判成员不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特朗普看来,如果仅仅是为了把中国排除在外,的确也过于曲折了。基于此,我认为,我们对美国退出TPP对我的影响不能乐观估计,此后,我们受到的来自美国的贸易保护可能会更严重、更直接,对我国产业也更有杀伤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化浪潮悄然转势,英国退欧和特朗普当选仅仅是让这个趋势显性化而已”
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翟东升认为,TPP应该说是奥巴马政府在对华经贸和战略博弈中的一招好棋,对中国形成的经济和地缘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白人蓝领群体看来,这跟NAFTA,WTO之类的自由贸易协定是一丘之貉,都是在牺牲他们的工作和地位来换取资本与精英的利益。所以,自我定位为该群体的政治代表人的特朗普坚决反对TPP是可以理解的。特朗普在反全球化问题上是认真的,因为这是他背后的铁杆选民群体的核心诉求。他会真的退出TPP,并开打一系列贸易战,先从墨西哥日本韩国开始,然后是中国和欧洲。 然而,贸易战和反全球化对于美国的利益,尤其是他的核心选民的利益并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大伤害。当年里根时代大搞全球化,其背景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严重通胀,峰值高达近20%。资本输出、产业外包、扩大进口以及拉美劳力输入可以帮助美国降低通胀。但是今天的美国经济基本面是联邦政府高债务率和长期低通胀。在此背景下,如果把外国人的劳动通过反全球化挡在门外,好处是获得了新增就业,代价是通胀率抬高,而且贸易伙伴会报复。但是美国常年大规模逆差,而且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可替代性比较低,所以一旦开打贸易战,贸易伙伴很难全面反制,美国受损将远远小于他国。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化浪潮悄然转势,英国退欧和特朗普当选仅仅是让这个趋势显性化而已。搭全球化便车的人们应当系好安全带,因为这趟车已经驶入过山车的下行段,失重感在所难免。至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可以开一趟自己的班车,“一带一路”专列的售票处已经开始排队了。“最大的输家是日本,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
IMI 研究员曲强表示,特朗普上台后,主要的想法是保护美国国内的制造业、能源业和其他产业,他为了争取下层产业工人的选票,就提出要废除TPP。而且不只是废除TPP,许多相关的自由贸易安排都持比较负面的态度,即保护国内民众的基本利益,保住国内的工作机会,即便这意味着会让资本家损失一些从自由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这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效率肯定是低的,但是从民粹和老百姓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受到欢迎的。 除了美国人自身的反应,最大的输家肯定是日本。日本目前处在人口老龄化、经济下滑阶段,如果有TPP这样一个自贸区肯定是最好的,但一旦没有,损失肯定是最大的。因此虽然安倍坚持在众议院通过了加入TPP的法案,但最大的“群主”美国已经退群了,因此日本认为TPP的意义就不大了。 对中国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消息。因为若按照美国主导的TPP来进行贸易,肯定要遵从美国制定的规则,包括在制造业的税率、高科技产品的版权、专利权等方面,肯定要受到很多的限制。对中国刚起步的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来说肯定是不利的。中国一直在推动的是和东盟发起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这是在“东盟+3”的框架下来新建的。中国和东盟有着巨大的贸易互补性,东盟肯定会照顾中国的感受,所以在规则的制定方面肯定会和中国商量制定,这也是中国非常希望加入的一个自贸协定。分享到:
扩展阅读
专家工作室EXPERTS
热门视点VIEWS
文章标签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