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吴晓求: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时间:2020年12月12日 作者:吴晓求 

导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个战略机遇期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二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企业家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阅读全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个战略机遇期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二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企业家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企业家怎么干?企业家的力量,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近日,“2020(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以“商业向上——新发展格局下的公司力量”为主题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参加“历史交汇点上的战略机遇”闭幕主旨演讲,并以《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为题发表演讲: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仍然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体系支配着70%左右的金融资源,数字化转型以及服务的普惠性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改革的重点在于市场化,要拓展我们的财富管理平台、财富管理机构,要大力推进支付业态的革命,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及金融行为的科技金融,发展数字化金融,要跟推动金融发展的创新型的监管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出的这位演讲嘉宾是一位金融学家,他是我国资本市场研究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他的演讲大道至简,深入浅出,听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大格局、大视野、大学者。接下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

1

引言

最后一个演讲没有压力。去年我好像也是最后一个演讲。最后一个演讲企业家们都跑光了,当然后面还有很多年轻一代的企业家,我说的老一代的企业家都跑光了,因为他们功成名就了,似乎也不要学习了,年轻的还在学习。

我的题目是: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这个题目也是有感而发。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首先要看一看我们现实的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我看过一些非常著名的企业家的访谈,在贬低、指责金融,今天他没有来,如果来了,我想请何社长安排一个我和他的辩论。现代经济活动怎么能没有金融?没有金融的作用经济能有今天吗?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从人均GDP100多美元到现在的一万多美元,这其中当然有多方面的作用,但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金融的作用。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P2P式的所谓金融我们不需要。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把中国经济未来的目标和今天的现实基础讲清楚。

2

中国经济未来的目标和今天的现实基础

首先,2020年将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说,从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今天的起点。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所确立的“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的远景目标,到2035年,中国要建设成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从全面小康社会到中等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宏伟目标,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到下一个世纪中叶也就是2050年前后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现在这一目标提前了,提前到2035年要建设成中等发达国家。

第二,从“十四五”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刚才培勇院长科学、准确地阐释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要义和宗旨,在这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培勇教授说,不要只看到双循环,核心是内循环为主,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幅度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以此扩大内需,推动内循环战略的实现。同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以创新引领、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特征。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进行产业的战略转型。产业转型、科技推动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我们必须告别过去那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过度依赖所谓的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

第四,未来整个经济运行的平台将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其基本特征。

第五,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变的复杂而严峻。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秩序和规则的变化。

我们把这些基本情况理清楚后,我们就知道,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3

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第一,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仍然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体系支配着70%左右的金融资源。资本市场的市值现在大约在80万亿,债券市场余额是110万亿,中国银行业中外币总资产290万亿,这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如果把债券市场加上接近200万亿人民币,中国银行业中外币总资产超过300万亿。宽口径的资本市场存量资产价值看出来,中国银行业还是占据了主体。我们未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银行体系?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点在于数字化转型。如若不进行数字化转型,中国传统商业银行在未来就会失去竞争力。数字化转型以及服务的普惠性是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

第二,中国资本市场未来改革的重点在于市场化。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结构,要让中国资本市场具有良好的财富管理功能,中国的金融功能不能仅仅限于融资功能,要转向财富管理和风险配置。什么样的金融业态具有财富管理和风险配置的能力呢?资本市场。所以未来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的功能变得特别重要,这是下一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从这个意义来理解注册制就能理解清楚,因为它要赋予这个市场良好的财富管理功能。

第三,要拓展我们的财富管理平台、财富管理机构。我们现在人均GDP是一万多美元,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是什么概念?一般认为要人均GDP超过两万美元,大约在两万五千美元左右。现在全世界成为发达国家的31个,最低的也在两万美元以上。在中等发达国家建设过程中对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不仅对资本市场提出了要求,而且对财富管理机构也提出了要求,现在的公募基金是财富管理的一个平台,但是其信用相对比较差,过去的“老鼠仓”太多,影响其信誉,当然今天正在改善,但是人们的阴影还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打造一个透明的、规范的、具有良好信誉的财富管理体系,这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第三个重点。

第四,要大力推进支付业态的革命。金融除了贷款、财富管理、风险配置以外,支付清算也非常重要。所以,基于数字化的第三方支付仍然是未来我们要发展的重点。

第五,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及金融行为的科技金融。不要把P2P看成科技金融,它披着科技金融外衣的的另类。P2P的失败有其内在逻辑的,是必然的。P2P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失败。科技金融仍然是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重点。

第六,数字化金融。我们必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数字化金融的重点,一是征信的数字化。征信的数字化是金融变革的基础,是新金融时代到来的标志。不解决征信的线上能力和数字化,新的金融业态就出现不了,所以数字化金融的标志在于构建征信的数字平台。数字金融的第二个内容是支付的数字化。最后才是货币的数字化。金融数字化最重要的是征信的数字化。这是未来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金融的第六个方面。

第七,跟踪金融变革,适应时代变化,推动金融发展的创新型的监管体系。未来的金融业态多样,监管的准则、标准、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我们不能用一个监管准则和方法去监管多样化的金融业态,所以中国的金融监管要加快创新的步伐,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未来的金融业态是多样化的。如果加上开放和国际化的要求,这就是未来中国所需要的现代金融。

谢谢大家!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2020(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表演讲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