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同时,指出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市场经济,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显然,预期管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头戏。 查看全部...
-
近些年来,中央文件关于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表述经历了多次变化。2017年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23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则指出,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查看全部...
-
劳动力市场繁荣、长期贷款锁定在低利率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是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在高利率面前保持强韧性的原因。但2024年美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韧性,依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查看全部...
-
从市场一致预期和经济学家问卷调查看,2024年经济“软着陆”依然是基准情形,普遍预计2024年美国实际GDP增长在1.5%左右。 查看全部...
-
本文介绍了资本市场改革对创新发展的驱动作用。在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期,改革资本市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的特殊作用。我们要构建和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结构化资本市场体系,提升直接融资对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查看全部...
-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其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一以贯之的主要方向。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金融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明确提出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本文原题为《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建设金融强国》,文章借鉴国际金融强国发展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发展实际情况,从“大金融”的视角,强调中国要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增强货币信用,并将金融与实体经济活水有机结合,提出了十条实现金融强国梦想的重要战略路径,为当前我国实现“金融强国”战略点明方向。IMI财经观察公众号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查看全部... -
11月24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了新动力,为全球发展事业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成为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基于此,IMI特推出此文,深刻解析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公共产品提供具有的时代意义。 查看全部...
-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日益增强。在金融数字化、国际支付体系不断改革的新时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陆续推出港元业务、CIPS汇路指南服务、CIPS数据洞察、直参轻量化接入方案等新产品、新服务,进一步提升其跨境支付的速度和透明度,提升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为全球金融提供了可靠的公共产品。 查看全部...
-
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作为评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向来为市场所重点关注。近些年我国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见图1),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跌至1.74%,比2022年底降低17个基点,比2021年末降低34个基点。其原因是多样的,如国家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号召、LPR的持续下调、市场利率走低、贷款置换等,这些因素都对净息差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查看全部...
-
完善金融治理体系与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金融体系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实体经济过度负债在金融体系的镜像。正因如此,我国政策层将实体经济高杠杆(高债务)视为当前我国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对此,一个亟待研究厘清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实体经济债务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债务周期解释框架,统筹考虑多项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并探究实体经济债务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机制和路径,有助于政策层、金融业更好地认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实体经济债务与金融系统性风险之间的联系。“IMI财经观察”公众号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查看全部...
名家专栏EXPERTS
热门视点HIGHL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