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尼古拉斯•比尔:一个强势的英国政府将减少未来的不确定

时间:2016年08月17日 作者:Nicholas Bill 

导读: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和大家的观点一样,说到国际的货币市场,还需要往前看。如果我们拿出一百元人民币(接近10英镑)进行交换,然后再交换、再交换,你发现每一秒钟都是贸易。中英的贸易规模是3.1万亿,但只有这么几
阅读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和大家的观点一样,说到国际的货币市场,还需要往前看。如果我们拿出一百元人民币(接近10英镑)进行交换,然后再交换、再交换,你发现每一秒钟都是贸易。中英的贸易规模是3.1万亿,但只有这么几张货币。所以说到外汇市场要小心,有时它看起来规模很大,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我们只是看到这些非常有限的货币在来回流动而已。 有时我们拿着货币买牛奶、交房租,有时来回交换货币是为了满足股东或者员工的需要。我不想说太多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我想强调的是:英国的政府是非常强有力的,这可能是一个最大的优势。英国有一个非常强势的首相,她上任后第一件事是去了苏格兰,表示英国会竭尽全力去帮他们。同时英国的财政部长,不但非常有经验,和首相的关系也非常好。英国的政治体系正是如此:若想让国家运营得好,首相和财政部长必须关系良好。同时还有行业和工业政策的部长,他是经济学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由他来负责行业和工业的政策,是长期的一个事情。 中国经常做五年计划,英国过去不怎么做,但我非常看好这次的计划,因为当局愿意做计划,也非常有能力。我们在中国的一些客户想在英国进行大量的投资,我在(脱欧)投票前给他们发邮件,告知他们市场过度反应的情况,现在是个购买的好机会,他也非常高兴听到这样的消息。英国非常重视与中国市场,所以我们就来到这了。 如果还不清楚现在情况,需要看一看这几点。英国现在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是减少的,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强有力、非常强势的政府,这和衰退时的情况不太一样。 1.2 这是一个指数,将25个出口型的企业放在一起,能明显反映出市场的情绪。即便是在2008年之前,该指数存在明显的下降,随后在2008年时出现大幅下跌,后来开始慢慢恢复:从6000到18000点左右。最近一个小幅度的下降,但下降非常快,这就是我们投票公投的时候,但是很快就恢复了。 英国市场的情况不太理想,但是我们会努力的改变这个局面。在我刚离开英国之前,英国公布了公开的指数,整体来看在上个月是下降的,其他数据的恢复同样没有那么明显。在英镑下跌时还没有最新的数据,所以我认为不会持续下跌。有自由的汇率,英国经济得到了挽救。 在2008年时,英镑也是自由汇率。如果我们是欧元区,将会面临很多的困境,现在则有了一个缓冲,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英国有很大的贸易赤字,这长期来看并不是可持的,英国的旅游业非常好,但是PMI调查不够,个中原因是英镑疲软,所以如果你来英国旅游,第一次没关系,再来第二次。 英国人现在也去国外度假,这对我们的国际贸易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英国还有自由浮动的汇率,这在长期来说是有好处的。英国这一经济体的贸易占到GDP的60%,美国的这一数字是10%左右。英国还有非常好的大学和创新机构,这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还是资本。最近英国一家拥有职员约300人的技术公司刚被另一家公司收购。听到被收购的消息后我很悲伤,但这样的情况意味着我们的企业非常有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会给国家带来更多的收益。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大型投资不断来到我们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知识产权。此外, 英国还有另外的优势,譬如语言、时区。在纽约时,可能在交易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和北京的公司进行谈话,但是在英国就很方便,你早起可以和中国的客户谈,晚上跟美国客户谈,时差非常好。此外还有稳定的政治,从17世纪到现在没有革命,保守党一直长期执政,至少未来的5-10年很难下台。同时英国还是一个主要的人民币的交易中心,如果和全世界交流,必须要谈外汇的问题,不仅要谈金融服务还得谈其他的情况。 英国是非常开放的国家。我非常同意我的同事们的观点,现在是和中国合作的一个黄金时期,我想这个黄金期会不断的加强增长。同时中国有互利共盈这样的合作局面,这也是我们非常擅长做的事,英国和中国合作就是这样非常好的共赢局面。 我们希望不要有过多的繁文缛节,而是和中方进行更实际的合作。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来说,我是看好英国的。有一句名言,男性和女性大部分都是行动非常理性的,英中两国是好伙伴,中国和欧盟也是好伙伴,尤其和德国关系好,因为德国是主要的合作贸易伙伴。还有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投资非常有兴趣。我们在全球进行合作,需要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引入相关项目,和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大学进行合作,目标就是要建立起实用的方法来管理风险,进行监管。我们现在面临一些问题,把金融体系当中的问题类比到航空上,就是想设计并且改善一种飞机,可是自己根本不懂空气动力学的原理,遇到风时只能大幅度的调整飞行的轨迹,而根本不去研究涡流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个工作,是研究个人相对于系统性风险和监管的两难。监管有智慧也存在羊群效应,即使有非常好的一艘船,如果群体全跳到一个船,最后船肯定会沉。 监管最艰难的一点是: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求是最好的,即每个个人想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样,系统就越脆弱、越困难。前文中的两难情况,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模式,但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单个投资者必须跟着大图景,即现在有羊群效应,如果有全球化的金融系统,投资者就要承担几乎一样的风险。但是,可能有一些人遇到系统性的困难了,有些人遇到不一样的困难,因此市场有时是非常艰难的。政府可以救一家银行,但没法拯救整个银行系统。所以这就需要很多的工作和合作,需要中国的学者、投资者来参与其中,我也真诚的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走向前面去。 在英国和中方的合作上,我们现在提出的一个概念,也就是想一想风险的权重,从绿色的债券来看一看这些风险的权重,它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接触对接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如果说,在变绿色的方面,变绿色比不变绿色更加费钱,因为你要获得环保的证书,但事实上相应的收益并没有这么高。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我们的论文当中也谈了CDF——我们希望能够以历史的权重开始,作为一个基线,所有公司的排放与所获得的收益相比几乎持平,在今后的几年当中是否真的有一个情形与巴黎大会相一致,此时碳价的可能性如何。即在所接触的过程当中,可能十年最低、或者一百年为低,所以这种方式存在风险,你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做出这些选择:首先在环保和非环保的选择中,外汇的交易者哪怕只能获得很少的优势,也会进行不断的交易。但整体的来看,哪怕采取环保的措施,它所带来的收益比不采取环保的措施要低那么一丁点,他们都会采取这种方法。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能够以顺畅的方式,顺利地进行环保的转型,相比在6年的时间什么都不干的风险,那么在9年以后,大家就会变得非常的恐慌。所以我们要进一步采取长期、长远的措施。另外,在我们的法规中,如果能够就这些外部的要素进行定价,就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监管当局的一些尴尬的局面,谢谢。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