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魏革军:重塑民企金融环境

时间:2018年12月12日 作者:Wei Gejun 

导读:

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鹤副总理最近反复强调发展民营经济的基本政策。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明确了拓宽融资渠道、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降低贷款平均利率等多项举措。金融管理部门相
阅读全文
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鹤副总理最近反复强调发展民营经济的基本政策。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明确了拓宽融资渠道、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降低贷款平均利率等多项举措。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勾画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框架。一系列政策给民营经济吃了定心丸,也为经济转型带来稳定的基础和预期。 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任何对民营经济的傲慢、偏见、歧视都是错误的,所谓“国进民退”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应以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摈弃一切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民企金融服务不足,有观念、体制问题,有财政金融结构失衡的挤出效应,也有民企自身问题。对金融来说,关键要改善民企金融可得性及包容性,创造公平的环境,使之获得相应金融服务。这需要改善金融制度,优化金融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配置。 增加民企金融可得性是重塑民企金融服务的关键。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从融资环境和传导的角度提出用“三支箭”政策组合,让“池子”里的水真正流到“缺水”的民营企业田里。增加民企的金融可得性,要坚持企业中性理念,避免歧视性融资政策。“三支箭”,即从债券、信贷、股权三个渠道,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并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成本适度的信贷资金,扩大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试点,鼓励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这其中涉及市场深化和融资结构的调整。多措并举,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再依据商业可持续原则逐步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加强不同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政策。 消除金融服务民企的隐形壁垒,解决旋转门”“玻璃门,有利于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从监管和信贷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导向,强调改变观念,推动银行放下“包袱”,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动态调整有关监管方法,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的措施,不断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比例,逐步降低融资成本。这些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包容性。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金融机构应进行相应改革,主动调整内部治理,改善风控、定价、资产结构和信贷政策,为民企发展提供更好的综合金融服务。 资本市场创新将有力支撑民营企业发展。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出,增强创业板的包容性,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提升对挂牌企业的融资服务功能;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民营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及债券投资基金,积极参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探索运用成熟的信用增进工具,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解决发债难的问题,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券和其他专项债务工具。这必将为民企带来有效的融资便利。 政策的落实必将带来帕累托改进,但最终效应要靠改革突破,让金融市场主体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对民企金融服务的未来充满信心!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