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凤岐: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发布时间:2016-11-25
    一、中国金融理论的创新

    金融创新是实践,但需要理论先行。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培养金融人才需要理论。这些年来金融学理论在经济改革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创新。在我国计划经济年代,金融不发达,当时的口号是“一切信用 查看全部...
  • 吴晓求:三个成熟,四大举措走出股市迷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发布时间:2016-11-24
    2016年11月19-20日,由凤凰网与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2016凤凰财经峰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著名金融学家吴晓求教授在“走出股市迷局”圆桌论坛上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吴晓求:中国股市应该在寻求方向 查看全部...
  • Andrew Large:各国央行权力面临回收风险

    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

    发布时间:2016-11-23
    近来各国央行一直处在动荡的第一线——它们面临着愈加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唐纳德川普当选后的美国。审视过去,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期望各国央行更加明智地承担起增加的责任,更加明确其在调控中可及和不可及的 查看全部...
  • 张斌:金融危机焦虑症

    IMI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原主任

    发布时间:2016-11-14
    警惕金融体系隐匿的风险,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是件好事。把金融体系隐匿的风险看作癌细胞,一天到晚担惊受怕、沉溺于各种想象是“金融危机焦虑症”。金融危机焦虑症是一种流行病,易被传染群体包括官员、经济学家、国际资 查看全部...
  • 纪志宏:金融基准:金融市场的“公共品”

    IMI学术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发布时间:2016-11-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未来一个时期,无论是社会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还是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都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环境将要面临深刻变化。

    建立基于市场的金融基准,是遵循三中全会所 查看全部...
  • 王兆星:目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水平并不高

    IMI顾问委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

    发布时间:2016-11-02
    近一段时间,国内外对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对当前不良贷款及水平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判断,甚至存在许多误判和质疑。在此,笔者也谈几点看法。

    如何界定银行的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相对于正常贷 查看全部...
  • 曹凤岐:保险姓“保”不姓“投”,应削弱投资功能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发布时间:2016-10-26
    一、我国保险业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根据保监会和各省区政府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766.49元/人(271.77美元/人),同比增长19.44%;保险深度为3.59%,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

    保险密度 查看全部...
  • 潘功胜:建立健全适应互联网金融特征的监管体系

    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发布时间:2016-10-17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需强化风险防范

    近年来,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以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业务形态日趋多元,在提高金融服 查看全部...
  • 宋科:人民币加入SDR: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IMI执行理事兼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发布时间:2016-10-05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这标志着人民币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以此为契机,我国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等必 查看全部...
  • 陆磊:机构总体稳健可确保系统安全

    IMI学术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发布时间:2016-09-19
    一、问题导向决定了防范和化解各层次金融风险是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改革创新的中心工作

    金融是高风险复杂系统,风险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与成长性。中央银行是系统中枢,识别和管控风险是保障系统运行的基础。从中央银行角度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