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张家瑞:贸易数据反弹,内需回升还需再确认
进出口数据环比有较大改善
6月我国出口总额11748亿元,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1%;进口总额8906亿元,环比增长11%,同比下降6.7%,环比降幅较上月收窄11.4个百分点。6月实现贸易顺差2842亿元,进出口表现均好于预期。
进出口数据分析
外需增强提振出口。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走弱使得进出口数据有所反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从5月的2.9%升至6月的7.1%,一般贸易进口从5月的-19%反弹至6月的-9.2%。但值得注意的是,贸易回升并非内需回暖导致。海关数据显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0.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20.4%;其中,玩具、家具、箱包出口增速超过10%。数据说明外需回暖是提振我国出口的主要原因,但需求总体依然较为低迷。
进口数据显示内需有企稳迹象,但还需后续数据确认。6月环比降幅大幅收窄11.4个百分点,显示内需恢复强劲。但综合PMI和PPI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内需依然较弱,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升转降,进口环比回升与国内生产弱势局面相悖。观察海关总署进口数据,主要产品进口金额和数量均出现反弹,尤其是能源、基础原材料、半导体材料上升最为显著。相关数据的矛盾反映我国经济正处于震荡筑底的过程中,后续经济企稳还需经济数据进一步验证。
国家战略与稳增长措施已发挥积极效应
海关总署数据表明新兴市场和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势良好。上半年,我国对东盟和印度的双边贸易分别为1.38万亿元和2096亿元,分别增长1.6%和1.1%。其中,对东盟、印度、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9.5%、10.7%、3.7%和12.9%,出口值合计占我出口总值的2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9个百分点。此外,对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分别增长27.9%、25.9%、17.7%、17.2%和17.3%。
高端制造业与民营企业出口呈现积极变化。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3.78万亿元,增长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其中,轨道交通设备、金属加工机床、医疗仪器及器械等产品出口增速较快。同期,民营企业进出口4.14万亿元,占我进出口总值的35.9%,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外贸的内生动力正逐步恢复。
考虑到前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包括三次降息降准、扩大财政支出、加快投资审批、推出PPP项目库、放松房地产信贷和税收政策等,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参考6月进出口数据环比大幅改善,制造业PMI已连续4个月在荣枯分界线上方,且100个城市住宅均价环比连续回升。我们认为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正逐步显现,经济快速下行可能性较低,虽然内需回暖还需后续数据进一步验证,但经济筑底企稳已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