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2015年6月15日人民币国际化态势综述

时间:2015年06月15日 作者: 

        中国央行:距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不遥远

周四,中国央行发布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称目前距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遥远,未来考虑推出QDII2,完善沪港通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部分金融产品。央行展望未来,称将继续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推动人民币加入SDR。 关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央行在报告中列举了六个方面。一是打通个人跨境投资的渠道,考虑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二是完善“沪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产品。三是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大部分事前审批,建立有效的事后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四是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便利性。五是继续便利人民币国际化,消除不必要的政策壁垒和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六是做好风险防范。 关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报告中称,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将发挥更大作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预期分化,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外汇干预。 关于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央行指出,将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预计将于2015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设。 关于拓宽人民币跨境投融资渠道,央行在报告中展望道,将对此从多方面进行支持。包括:支持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原则框架下,稳妥扩大境内企业境外借用人民币试点范围;简化管理程序,逐步丰富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主体类型,稳步扩大投资规模;支持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原油期货尽快上线;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限制。

        李小加:香港要成为中国最大境外财富管理中心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11日在第二届人民币定息及货币论坛上表示,香港需要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境外财富管理中心。在沪港通成功开通7个月之后,要考虑固定收益和货币领域能否复制互联互通的模式,首先应当考虑三个核心问题——中国为什么需要继续开放及国际化;海外投资者为什么需要关注和考虑在中国投资? 香港在过程中有何角色? 李小加说,“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尽管规模很大,但总体而言,内地市场监管程度仍然较高且本土化,未来需要站在全球角度来考虑内地市场的发展。” 他又认为,中国未来在息率、信贷、汇率、以至资本来源方面都需要国际化。在汇率、利率改革过程中,香港作为离岸市场可以先行试验部分利率、汇率改革,对在岸的改革推进提供参考。其次,香港有条件成为中国最大的境外财富管理中心,内地居民有需要把财富作全球配置,香港可提供境外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服务。第三,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市场基础设施获得海外监管机构认可,全球金融机构均可以没有顾虑地在香港进行投资、清算和结算。 【推荐阅读】中国金融信息网:2015年6月15日人民币国际化简报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