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易纲:外汇下降是“藏汇于民”

时间:2016年03月07日 作者:易纲 

导读:

市场高度关注的中国外汇储备为什么连续出现下降?流动性够不够?外汇储备下降是否会造成人民币贬值预期? 3月6日,在厉以宁、易纲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十三五”经济发展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
阅读全文
市场高度关注的中国外汇储备为什么连续出现下降?流动性够不够?外汇储备下降是否会造成人民币贬值预期? 3月6日,在厉以宁、易纲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十三五”经济发展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回答了上述问题。 “随着我们现在的经济周期有一些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在预期之内的事。”易纲说。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2309亿美元。相较2014年巅峰时的3.9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下降。去年一年,则大约下降了5000亿美元。 对于外储下滑,易纲在记者会上再度强调“藏汇于民”是最主要原因,即原来是中央银行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在市场上购汇,被民间企业、银行、家庭买去了。 易纲还列出一系列数字进一步说明:去年中国企业和居民在境内银行的外汇存款,在2014年增加一千亿美元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了几百亿美元;银行金融机构去年增持的外汇头寸大数是1000亿美元;企业还了一部分外债,去年美元借的外债大数减少1000亿美元;同时,包括企业直接投资、对外的证券投资,以及境外旅游、境外消费、留学支出等在内,去年企业和个人跨境外汇净支付了2400多亿美元。 当然,易纲也提到,一部分外汇储备的下降是由于美元升值造成的,去年美元指数升值9%。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资本外逃混在刚才说的这些数字。”易纲称,中国的外汇储备会保持合理适度的水平,因为企业和个人优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是有限度的,调到一定限度会自然回归正常。 对于外汇储备流动性问题,易纲也做出了正面回应:外汇储备是按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来管理的。 易纲称,外汇储备的构成是充分的分散化的,比如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资产,按照一个优化比例、分散化的配置。 他表示,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一定是符合流动性标准的,不符合流动性标准的资产已经全部扣除在官方外汇储备外,比如不流动的股权投资、注资、流动性不好的。 过去一年时间,中国先后动用外汇储备对政策性银行进行了注资以提高其资本金,并对包括丝路基金、亚投行在内的机构进行了投资。 那么,外汇储备下降会造成人民币贬值预期吗?易纲也在发布会上表明了态度: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基本稳定”是对一揽子货币基本稳定。 他同时阐述了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的三大理由: 第一,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还在稳步提高。 第二,中国的经常项,特别是货物贸易还存在着非常大的顺差,我们的FDI(对外直接投资)和ODI(外来直接投资)都是稳步增长的。 第三,外汇储备是充裕的。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会回归到基本面,回归到人民币保持基本稳定的基本面。 【原文链接】易纲谈官方外汇储备下降:“预期之内”,主因是“藏汇于民”
分享到:
0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