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因果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市场数据库和量化分析平台,主要是用量化来颠覆风险投资市场。我们主要做三件事:
第一,我们可以挖掘出以往在风险投资市场里看不到的信息。例如,在一个关于P2P平台监控的项目中,我们阅读全文
因果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市场数据库和量化分析平台,主要是用量化来颠覆风险投资市场。我们主要做三件事:
第一,我们可以挖掘出以往在风险投资市场里看不到的信息。例如,在一个关于P2P平台监控的项目中,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流量和银行的跳转的变化来判断一家P2P公司的业务量变化。
第二,我们可以通过机器用一个模型来判断某个风险投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70多期,每期机器筛选50个项目,再从中随机挑选十个,十个项目六个月内被投资的概率大约是25%,平均预测时间为132天,这个模型的投资水平已经超过了一般投资经理的水平。
第三,分析企业之间相关性,我们通过各种知识图谱并根据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项目来给上市公司推荐并购标底。
因果树目前的特色数据一是基于运营商七亿人行为的数据分析,二是基于企业级数据统计。
我一直认为银行是科技公司,高盛、GP摩根多次对外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因为银行业是一个先进的技术应用非常集中的行业。
要想明白金融科技能够走多久,首先要知道这一轮金融科技趋势的驱动力是什么?这一轮金融科技驱动力来自于全球的去杠杆,中国、美国、欧洲央行今年开始收紧流动性,是这一轮金融科技驱动外在的动力,内在的动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我们要认清人工智能技术的边界,我认为现在所有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都是辅助决策型的,而不是扣扳机的,因为投资是非常感性的事情,不是完全数据理性的,人工智能只能做辅助决策而不是主动去触发决策的过程,这是探讨人工智能大的框架。
我其实并不看好企业内部自己孵化和创新,举个例子,谷歌每年都有很多并购业务,一年要买一百多家公司,谷歌资金雄厚,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富,为什么不自己做而非要买公司呢?答案是,第一,基因不对,没有创业公司的基因;第二,钱的属性不对,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资金是那些股民的。所以内部孵化创业是非常难的,当然内部可以有技术本身的改进,真正颠覆式的创新,颠覆式的创新一定来自于体外,进行一定阶段被吸收在体内,所以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会有大量并购事件的发生。
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在于数据安全,这一方面,中国目前没有健全的法律设施。互联网上的数据属于谁并没有清楚的定义,谁可以用、谁不可以用,需要国家监管层面去明晰,而作为企业本身是不涉及个人敏感信息的,我们使用的数据是统计级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