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人民网】“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论坛”暨《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发布会在纽约举行
时间:2015年10月14日 作者:
人民网纽约10月8日电(记者 殷淼)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北美校友会、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全球中心、浙江大学EMBA中心和货币金融机构论坛联合协办的“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论坛”暨《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10月8日在纽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贲圣林、中国工商银行美国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肖玉强、复星集团董事总经理、南美洲地区首席代表林宁、汇丰银行美国分行中国业务区总监阿勒詹德罗·佩雷兹、纽约商品交易所理事会主席威廉·泊普拉、福特汉姆大学经济学教授多米尼克·萨尔瓦多等,以及200多来自国际组织、著名金融机构、中美两国高等学府、智库与企业界的人士出席。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经济金融专家委员陈雨露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撰写。报告由导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人民币国家化与“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五个部分组成。报告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为主题,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目标表达了中国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良好意愿和历史担当。二是从理论探讨、历史经验和实证检验等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相互促进的逻辑。三是特别强调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应当成为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有效突破口,并分别围绕必要性和可行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据悉,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连续第4年发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报告。此前曾分别在北京、法兰克福、伦敦等地发布,本次发布是该报告首次登陆美国。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中国自己一个国家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贲圣林在致辞时做了上述表示。他说,中国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进口近2万亿美元商品,人民币国际化将为全球贸易伙伴创造更多机会。
中国工商银行美国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肖玉强说,一般而言,货币具有结算、投资和储备的三重功能。从2009年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起,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刚处于初始阶段。
纽约商品交易所理事会主席威廉·泊普拉认为,尽管他不认为此前中国政府主动调低人民币汇率2%的行为是人民币贬值,但他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规范问题比较关注。
复星集团董事总经理、南美洲地区首席代表林宁表示,他不担心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但会关注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福特汉姆大学经济学教授萨尔瓦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非常有用。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相辅相成,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支持,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他指出,中国当前在全球贸易体系占比量非常大,但货币水平却不占主导作用。他认为人民币汇率下调2%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贬值,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尽快把人民币纳入SDR计划。
原文链接:【人民网】“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论坛”暨《2015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发布会在纽约举行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