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董鑫)昨天,2014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2013年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增长,2020年前人民币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国际货币。
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解读报告时指出,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直接投资流入国和第三大的直接投资流出国,随着国内的制度改革和政策红利的释放,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直接投资额和人民币的信贷额会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陈雨露预测,如果金砖银行、中阿合作论坛等进展顺利,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人民币可以成为继美元和欧元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货币。
与往届论坛不同的是,今年新增了平行论坛——“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环节。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能?日元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启示?昨天下午,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的12名留学生和10名人大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的学生一起用中文,就“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展开圆桌对话。
参与圆桌讨论的人大大三学生刘静南从自己所学专业出发,分析了货币互换协议,来自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的黄嘉毅则结合汉语国际化阐述了自己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看法。刘静南说,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了大量数据进行论证,而美国学生则多是从自身感受出发表达观点,特别是一些表达不同意见的观点,让她感到自己研究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作为人大校长的陈雨露还对在场的学生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明年再来。”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原文链接:
【北京青年报】2020年前人民币有望成第三大国际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