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香港文汇报】人民币两年内或成第四大国际货币
时间:2015年07月22日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昨日在北京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达到2.47%,较2009年底的0.02%,五年间增长了120余倍,而2014年底日元国际化指数回落至3.82%。因此,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特别是资本账户稳步开放等政策实施,只要没有重大不利事件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或许在两年内就将超过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国际接受程度大幅提升
报告指出,2014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贸易与金融双轮驱动模式更加突出,人民币国际接受程度大幅提升。2014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6%。全球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份额提高至2.96%。全球资本和金融交易中的人民币份额达到2.8%。
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在官方层面也得到更多认可。据央行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3.1万亿。截至2015年4月末,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资产余额约6,667亿元。
今年纳SDR成大概率事件
报告认为,有鉴于此,2015年例行SDR定值检查将人民币纳入其货币篮子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如果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即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人民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官方认可,也是人民币进入主要国际货币行列的关键标志,象征意义巨大。
报告建议,应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从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寻求有效突破。
【原文链接】人民币两年内或成第四大国际货币
分享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