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大公报】“一带一路”助人币国际化

时间:2015年10月14日 作者: 
大公报讯】驻纽约记者黄晓敏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8日在纽约举办“人民币国际化机遇与挑战论坛”,并首次在美国发布了该所2015年最新研究报告——《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吸引了200多位来自国际组织、著名金融机构、中美两国高等学府、智库与企业界的人士出席。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经济金融专家委员陈雨露教授率领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撰写的,这是该所连续第4年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此前曾分别在北京、法兰克福、伦敦等地发布,本次发布会是该报告首次登陆美国。 报告指出,“人民币将改写歷史,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之一”。报告称,2014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区域贸易合作进程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便利政策逐步落地,2014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6%。全球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份额提高至2.96%。 与此同时,金融交易逐渐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份额上升的主要力量。2014年人民币直接投资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全球资本和金融交易中的人民币份额达到2.8%。目前,人民币是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在官方层面也得到更多认可。据央行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3.1万亿。 报告指出,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实际使用程度的综合量化指标——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在2014年底达到了2.47%。2009年底该指数仅有0.02%,五年间增长了120馀倍。此外,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圆等四大主要货币的国际使用份额较前一年度明显下降。报告指出,只要没有重大不利事件发生,人民币或许在两年内就将赶超日圆,成为第四大国际货币。 报告认为,“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难得的歷史机遇。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等,应当成为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有效突破口。 原文链接:【大公报】“一带一路”助人币国际化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