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陈卫东、梁婧: 发展韧性决定我国经济持续向好

时间:2019年06月25日 作者: 
 1

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2019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中美贸易谈判再生波折,贸易摩擦负面影响显现甚至进一步扩大,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也引发了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

从内部发展看,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近些年虽然我国经济增速较过去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全球大多数经济体。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为6.4%,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比GDP增速高0.4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定,失业率较低,2013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均在13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通货膨胀处在合意区间,2013年以来CPI总体处于在1%~3%。国际收支趋向平衡,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10%的高点降至2018年的0.39%。对外依赖度有所降低,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35%的高点降到2018年的18.2%。政府财政收支总体平衡,赤字率低于3%的国际安全线标准。

近些年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初见成效。综合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健状况不仅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也达到历史较好状态。

 2

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韧性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变化,我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这与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密不可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是70年来新中国建设发展过程中打下的重要基础,是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探索过程中的宝贵积淀。

经济结构发展更趋均衡

产业结构总体均衡发展,生产体系和生产能力不断完善。虽然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我国产业发展重点有所不同,但保持三次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没有改变,这也为经济稳定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政府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坚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改革,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国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我国粮食产量2018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完备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有利于更高效地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也有利于解决就业,特别是中低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增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服务业“稳定器”的作用也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至2018年的52.2%,对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形成拉动经济的新增长极。我国区域广阔,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差异和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推动区域平衡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发展层次形成了区域优势互补的条件,创造了经济梯度发展格局,不断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从而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我国也一直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过去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到现在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都是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措施。在这些发展规划实施和推进下,不同区域良性互动,发展协调性增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具有人才和科研优势,目前转型升级、开放创新走在前列。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等优势,其后发优势继续发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已经出现了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未来从区域发展不平衡走向区域平衡发展,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将有利于稳定进而提高我国总体的经济增长率。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廉价”的农业品和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需要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当前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也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市场。我国也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2019年第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6.9%,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快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的较快提升将有助于扩大消费,同时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促进投资增长。

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从外向型经济增长向内向型经济增长转变,消费等内需的稳增长作用更加突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外部需求低迷。内部需求尤其是消费所占份额不断提升。近年来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达到76.2%。同时伴随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进入消费升级阶段,非物质化、个性化、信息化等趋势明显,这将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一方面,人们追求更高质量、更有个性的物质消费,商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绿色消费发展壮大、传统商贸创新发展等都给传统消费热点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居民消费的非物质化特征更加突出,服务消费快速发展,旅游休闲、文教娱乐、体育健身、信息、养老等领域消费较快增长。消费的升级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巨大的市场规模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行稳致远的重要条件。我国人口规模全球第一,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特别是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我国中等收入人群数量不断扩大。瑞信研究院2017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世界11亿中等收入人群中,中国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2.6%迅速升至2017年的35%,预计2022年中国所占比例将升至40%。较大的市场规模不仅是促进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基础,还能够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足够大的市场,有助于推动研发创新的产业化生产。

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下的必然选择。未来我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不断迈进。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提升到2018年的2.18%。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数据,2018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为5.3万个,排名全球第二,其中华为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伴随新需求和创新发展,我国新兴产业较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速持续快于工业整体增速,2018年分别为8.9%、11.7%,比工业增速分别快2.7个、5.5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相关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5.7%,较2016年上升0.4个百分点。未来我国将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成长,这将为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发挥制度优势,保持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自身国情探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利用自身独特的制度和文化传统有效集中社会资源“办大事”,既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又攻坚克难,健全经济生产体系,不断提高经济竞争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将是未来我国稳定经济和社会的重要保障。

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协调发展,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各自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公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其在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公有经济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更好地促进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协调发展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得到完善,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渐得到强化。近年来政府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围绕深化简政放权、减税降费、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政策工具多、空间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法治化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也日趋合理、成熟,这能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抵御外部冲击能力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政策空间也比较大。政府债务规模处于可控范围内,中央政府债务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地方政府举债行为逐步规范化、透明化。我国外债比例低,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第一,这是应对外部冲击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当前阶段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稳定汇率和预期的重要工具。

 3

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第一,适应需求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需求与供给协调发展。供求关系是决定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平衡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挖掘需求潜力,发挥好国内巨大市场的作用。夯实消费发展的基础,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督体系,加强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为消费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合理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方式,发挥好政府在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引领作用,同时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针对现阶段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供求不匹配问题,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变化,加强和改善民生服务,多渠道增加医疗、卫生、养老等短板领域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第二,加强研发和教育投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面对内外部条件的变化,我国应积极转变发展模式,从更高水平上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加快研发、设计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沉淀,培育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带动我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近些年我国科技和创新水平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未根本改变,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未来需要进一步出台鼓励研发创新等税收政策,扩大实施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结构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需要关注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的匹配。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熟练工、高技能人才与之匹配。要加强劳动力培训,重视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第三,开拓多元化市场,推动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40年快速发展积累的重要经验。未来要积极稳定对外关系,持续推动双向开放。一是推动提升双向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增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提高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二是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三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推动对外经贸合作。积极推动我国对外双边或多边关税协定的签订或进一步升级,“聚少成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现有体制互为助力、相互补充。积极推广中法、中日等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经验,促进发达国家、中国以及沿线国家三方的优势互补,开辟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模式。

第四,提高政府管治能力,实现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更加有效联动。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的压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对国际规则调整提出了新需求。新的复杂环境对政府管治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我国要把握自身发展节奏,审慎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积极推动商品和要素市场向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我国需要深入研究在新的环境下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贸易投资的方式和条件,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互动更加和谐,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市场稳定的多元目标,同时也为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夯实基础,明确底线。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