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瑾璞:中国普惠金融十年再发展
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中国普惠金融十年再发展》。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题目,我们的主题是普惠金融与互联网技术,实际上,我们互联网技术加上金融以后,我们的货币数字化、数字化货币、电子货币,已经把货币的属性改变了,那么中央银行将来面临的一个真的是不是发数字化货币或者不发现金了,包括现在B2B的去中心化,这是个大问题。本来我准备了的是数字货币与普惠金融的理论框架和一个监管设想,我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都说这个题目太深奥了,不宜在这种会议上讲。最后我讲的是中国普惠金融十年再发展,想就十年来我对普惠金融的理解,跟大家共同交流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还是说一下普惠金融的含义和发展。普惠金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最初我们重点关注信贷的可获得性,它的原因就是银行业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中长期占有优势地位,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在说,普惠金融应该发两千美元以下的贷款,国内也有一些同志在坚持这个概念。普惠金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并且随着它的概念的不断严谨,它的概念逐步凸显出大金融、宽内涵、多维度等特征,涵盖包括账户、储蓄、信贷、支付、证券、保险等所有金融产品和服务,应该说已逐渐成为一整套涉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的发展战略和操作理念。我记得几年前我们讨论普惠金融的时候,找证监会某一个大领导,现在已经是很大的领导了,说普惠金融跟证监会有什么关系?实际关系很大,证券也涉及。
另外,现在它并不是一个小的数字,大家知道,现在国际上在G20的框架下,有个GPFI全体会议2016年进行,我们目前是G20的共同主席,我在想,2016年,我们在普惠金融领域,中国应该做什么?9月份,刚在土耳其开完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以及GPFI的全体会议,很遗憾的是,领导不让我去,我有其他工作,我的同事去了,带回了好多问题,当然黄琳也去了。明年我们要怎么把这个纳入正规的发展战略来思考,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参加这个会,主题想得也好,“好金融、好社会”,我们要用好的金融理念和好的金融发展,来促进好的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跟大家简单地分享一下,十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因为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基本上和全球是同步的。我记得2005年的时候是世界银行包括联合国组织了150多个专家,在日内瓦通过连线提普惠金融的概念,当时我也是连线之一,当时出了一本报告。第二年,世界银行出了一本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书。国内基本上是同步在做,因为2003年开始,中央恢复1号文件的起草,2003、2004、2005年一再提小额信贷组织,当时就是与全球的国际小额信贷年都联系在一起的。我记得2005年的时候,退下来的克林顿在纽约召开,所以我们国家并不差。根据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和框架,我们如果从金融服务主体的多样化,我们什么样的机构现在可能都有,我们的金融服务覆盖了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还有对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满意度、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的力度等多个维度,来对我们国家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评估的话,总体来讲,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应该在国际上处于中上游水平。
刚才我跟黄琳女士下面还交流,10月下旬,荷兰王后马克西玛要来北京,我想让她去清华,到五道口,那是我的根据地,去做做普惠金融的交流。她是两国普惠金融的大使,同时也是GPFI的名誉主席,这么多的文件,你们看世界银行的普惠金融报告,人民银行官网上,我发布了一篇文章,是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普惠金融的评价。并且这两年,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提出,移动金融、数字货币以及种种新业态的出现,可以说把中国的普惠金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我感觉到,历史往往是相同的,明年咱们主办的G20的会,普惠金融里面的规则权和话语权由我们主导的话,我们可以很好地与国际同行跟大家分享中国在推动普惠金融方面的一些经验,包括一些教训。
我还想跟大家说说几个数字。实际上,我们一些数字还是非常好的,比如说IMF,现在每年都对全球的187个经济体开展金融可获得性的调查,可以发现,2013年的评价结果,我们国家的银行网点密度和人均占有量处于国际中游水平,ATM的密度和人均占有量按居世界上游水平,这都是硬梆梆的资料。还可以看咱们的账户,最新的,世界银行发布的2014恩年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报告,是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这个文件出来了以后,我还专门问他,我说中国的数字怎么来的?他是委托第三方公司,在中国调查了两万份随机调查,我给他提出了一些结论。调查范围主要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我说你应该去我们的宁夏和贵州,他说我们去不到。可能这个数字偏好。
但是我们看到,我们的国家的账户普及率,现在拥有的账户达到了79%,并且成年人基本上都有账户,我们基本上这几年账户普及率平均每年上升15个百分点,并且农村地区上升比城市还快。还有,看我们的自动机具、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网络保险这些年来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个人账户、银行卡、网银等金融服务的使用率迅速提高。这里有个数字,2014年末,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开立的个人银行解散账户27.31亿户,人均结算账户3.06户,人均持卡1.95张,基本实现了人人有卡、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前段时间印度总统到中国访问,他问周小川行长一个问题,说中国怎么把政府补贴发到个人手里?回来时周行长跟我说,这个事你好好研究研究,写个东西,给印度的同行传过去。我查了查,咱们光财政方面的补贴17个,没有问题,农村每个人50块钱,如果是80岁以上的100块钱,全部到了,也是我们人民银行推助农循环点,我现在已经推了70多万助农循环点,专门在农村地区老百姓取钱,这些其他国家都达不到的。全国农村地区共设置银行卡的助农取款点92万个。我基本上到哪个地方调研,都要到村里看看,这个取款点已经变成了当地村里的聚会点、一般有效发布点,一般代理一些起草业务、代理写稿,老百姓吃完饭之后,都搬个凳子在这个小院子聚会。
我们还可以看到,农村信用社和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现在很多,我们为250万个小微企业和1.6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了1亿多信用农户,累计有40.5万户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下一步,我们可能在宁波做一个普惠金融的综合试点,是我和人民银行、世界银行以及宁波市政府的共同联合,宁波是发改委设定的智慧城市,拿个手机买菜都没有问题了,并且那个地方岛也比较多,现在一下子海域、货运都连在一起了,包括信用体系,小微企业,你的水费、税收、用气量,非常清楚。
有这样一个数字,我们小微企业的贷款,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两个不低于,即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6年连续增加,这是政策的倾斜,这也是其他地方做不到的。
我专门查了一下统计,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大额了15.3万亿,占企业贷款30.4%,同比增长15.5%。大家知道今年1-6月份的贷款总量增加10亿左右,像我在上海地区上半年的贷款可能10亿不到,但是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长了15.5%。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2.13万亿,占企业贷款增加额的41.9%。
中国在普惠金融的发展方面,有我们的制度特点,有我们强大的政府,另外有我们的政策特点,因为我们执行力强的政策,还有强大的民众向往好生活的愿望,这都是我们的经验。
第三部分,跟大家分享其他观点,关于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应该继续推进金融改革,构建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尽管咱们终身改革小组第42项改革就是发展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的规划,有银监会和人民银行来共同牵头制定,但是我感觉它的层级还是不对,偏小一些。银监会只能管银行业,那证券业呢?保险业呢?征信行业呢?第三支付行业呢?它管不了那么多的。普惠金融部是银行业的普惠金融部,范围还是小。最近一些国家专门成立了普惠金融委员会,还专门设立普惠金融部门,通过研究制定出阶段性的普惠金融战略对话,全球这方面是要求在2020年,让20亿人脱贫。
现在比较麻烦的还是要建立统计制度,完善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现在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涉及的数据多,而现行的金融业统计体系中没有针对普惠金融建立专项的统计,相应的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部门之间的数据合作与分享机制欠缺,数据可得性较差。未来,除银行业服务内容之外,应该更多地覆盖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服务。最近我一直带做这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个数据很难找,就几块分散,没有这个统计。去年我们设计了一套报表,让大家试着填了一些,但是数据的质量还是不高,这一块我感觉到,要完善普惠金融的发展,没有基础资料是不行的。
鼓励金融创新,推动普惠金融多元服务。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普惠金融,它的服务对象多元化以后,一定要服务和产品的多样化,要使广大群众真正享受负担得起、最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一块我认为应该加大创新。
推广移动金融,打造普惠金融高效载体。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将移动技术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加强产业指引和业务监管,加快推进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方面的立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说促进了普惠金融,但是这里面是规范和野蛮在共同生长,大家还是应该多探讨。但是在这里面,可能移动金融会是更有发展前途的一项。
要健全监管政策,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应该营造让金融机构实现商业可持续的政策环境,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前提。国际上一直呼吁建立比例监管,或者有差别的一种监管体系。这一块有它的特殊性,用现在完全审慎地监管,可能还是有一定的问题,也就是咱们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并且,现在国际上除了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还有一个行为监管。
要加强消费保护,实现普惠金融最终目标。因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消费者教育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普惠金融的对象更多的是被传统金融排斥在外的对象,这些人更需要金融支持,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和保护。这一块,我们国家有在起步,也是我的老本行,但是做得还是不够。这样的情况下,我就用了12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就这几个方面的几个观点探讨,如果大家要有更多文字资料的话,可以在我的博客上免费下载。
原文来源:焦瑾璞:中国普惠金融十年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