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8月27日 作者:
二战以后,为了运用金融工具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业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探索。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政策引领,即政府来做,但效果不好,到了七十年代出现了小额信贷。后来,大家认为,仅靠贷款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又出现了微型金融的概念——把存、贷、汇放在一起,由小型的金融机构来做,可实践结果依然不理想,而且这些机构的覆盖面有限。
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诞生。原来普惠金融体系指的是一个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要有不同类型的、多样化的金融机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对现有金融体系反思过程中,大家发现小微金融业务并没有受到影响。于是,普惠金融开始受到重视,并被纳入G20政策框架体系。
简要回顾这段历史,首先有助于我们明确一个观点——普惠金融并不是整个金融体系中分割出来的一部分,而是从小额信贷、微型金融一路成长起来的。
其次,普惠金融实际上是对金融体系不足的反思。原来金融体系中,银行规模最大,且都是政策性的。然而,政策支持的银行多数都搞不好,就转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发展了几十年,遭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大银行偏好大业务,纷纷涉足投资银行和金融衍生品领域,资金往上流、往大机构集中,底层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业界认识到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建立一个有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就商业银行而言,如果继续同质化发展、一味追求规模,会导致金融业脱离支持实体经济这条主线。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把普惠金融体系解读为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一种升华,也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一种补足。
长期以来,一直有学者在研究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最早出现的、与普惠金融相关的概念叫做“金融排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两位美国地理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他们做的是实证研究: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银行,有的地方有银行但又撤走了,而有银行与没有银行的地方经济发展和富裕程度是不一样的,从而提出金融排斥的概念,即金融为什么会排斥某些经济活动。就像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可以解释为对东北的金融排斥。与金融排斥对应的是金融包容。也许传统商业银行无法在某些地方站稳脚跟,但可以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去支持当地发展并实现共赢。
2005年3月,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组织召开会议,商讨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发展普惠金融的问题。同年10月份,联合国将其列入千年发展目标,并出版了《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一书。之后,普惠金融的概念进入中国,并自2008年起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普惠金融被列入其中。在征求意见阶段,我曾提出四个观点:第一,普惠金融是一个长期形成的概念,和金融排斥相关;第二,它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健康的金融体系应该是正金字塔型,现有的体系则正好相反;第三,普惠金融是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第四,发展普惠金融是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的需要。如果说,当年在这个问题上还有过一些争论,如今,普惠金融已形成共识,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客观来说,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乱象,各行各业各取所需,去解释普惠金融。
拨开迷雾去看普惠金融,首要问题是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为此要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为什么P2P发展迅猛?因为需求在那里,得不到满足,只能去走歪路。当前,大量中小金融机构缺失,且定位不清。在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时候,我一直推崇发展小额信贷、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之前建立了许多村镇银行,这种模式会带来资源的浪费,事实也证明,有很多的村镇银行都出现了问题。因此,建立起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是最紧迫的问题,各类金融机构要各司其职,到达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依然存在于对概念的认识上——普惠金融不是资金的问题,也不能只为了扶贫而存在。在现代金融体系里面有国际性大银行、国内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如今大银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部,但这么小的业务他们做得了吗?从趋势上看,未来直接融资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银行的经营范围将不断缩小,必须转型。而转型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下,趴在地上找业务,也就是做小微业务;另一方面是海外,扩大海外市场。我们的国有银行也是国际大银行,应该去拓展国际业务。
第三个问题,中国推广普惠金融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和研究人员。理论不正确,自然导致实践的偏差。现在普惠金融根植于什么理论体系?依托于什么技术体系?都没有。如果没有一批人去研究普惠金融,将来路还是会走歪的。希望未来能够出现一支普惠金融研究的主力军,再去影响一批又一批的人,让普惠金融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