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焦瑾璞:商业可持续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根本

时间:2016年07月14日 作者: 

互联网+普惠金融”将中国普惠金融推向一个新高度

问: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取得较大发展,大家关注普惠金融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此您如何评价?

答:普惠金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最初重点关注信贷的可获得性,然而。随着它的概念的不断完善,逐步凸显出大金融、宽内涵、多维度等特征,涵盖包括账户、储蓄、信贷、支付、证券、保险等所有金融产品和服务,应该说已逐渐成为一整套涉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的发展战略和操作理念。

问:大家关注普惠金融的焦点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哪个方面?

答: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提出,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等等,可以说把大家对中国的普惠金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强化风险补偿机制,要成立互联网金融风险补偿基金

问:那么您如何看待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

答:互联网金融行业确实出现问题,由于相关规范没有出台,经历前期野蛮生长,难免泥沙俱下。但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一棍子打死。不能说这个行业出现问题,就说整个行业没前途,互联网金融及互联网企业仍然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方向。

问:基于行为监管的角度,您认为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监管部门可以进行采取哪些措施?

答:我认为,一定要强化风险补偿机制,首先,要成立全国系统的风险补偿基金,这个基金可以借鉴中央银行存款保证金的管理方式管理,在发生风险时按照平台认领额度的一定比例用以对投资者风险补偿,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消费者对互联网平台的信心。其次,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成立风险补偿基金,中央部委层面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按照业务开展设立相应的风险补偿基金,该基金管理要运用到无风险投向,既不排斥合理利润,又要用于风险补偿。

着力解决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问题

问:您认为当前发展普惠金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答:要着力解决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问题,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难题,并且在全球发展都是有难度的。因为普惠金融的定义是给更多人享受金融服务提供机会和途径,很重要的一部分普通老百姓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然而,金融一个核心是商业性的,不是政策性的,它必须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才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问:您认为当前推动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有哪些?

答:首先,金融的基础设施要加强;其次,要完善普惠金融的组织体系,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找出一种类型的金融组织能够更好地承担起普惠金融的发展主体或者发展载体。再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普惠金融事业,但仍需探索实现普惠金融商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的有效做法。最后,重视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数字技术特别是移动技术,将会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模式,并且互联网金融的一些特点和大数据的问题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性和产品多样化的问题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