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

焦瑾璞:世界黄金市场新格局下的中国机会与选择

时间:2017年05月10日 作者: 

首先,黄金市场可以优化资产组合的收益,丰富金融市场的投融资功能。非危机时期,黄金和股票、债券的价格走势相关性很低。国内的一些实证数据也显示,黄金与上述两类资产的滚动相关系数(50周滚动)基本在0值上下窄幅波动。将黄金纳入资产池,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优化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世界黄金协会的研究案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墨西哥资产配置中增加价值5%的黄金,与原资产组合对比,配置了黄金的养老金资产组合年化收益率增加了28个基点(0.28%),资产组合的风险(波动率)降低了8个基点。同时,由于增加了黄金资产,整个资产组合的最大损失和期间最大跌幅都有所降低。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更为关注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根据研究数据显示,通常的黄金配比的比例是5%到15%,因为黄金比债券、外汇等的流动性略弱。

其次,黄金是对抗通胀的有效工具。由于黄金供应的有限性及非信用性,黄金价格通常对通货膨胀比较敏感。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长期地、显著地上升,往往会带来金价的明显上涨,从而使黄金可以有效地对抗通胀。

现在,中国的M2上升过快,全球大约有18万吨黄金,等于103立方米的黄金。根据现在的探索,地下大约还有5.6万吨黄金。如果取高线,我估计中国在2万吨,取低线可能在1.5万吨。也就是说,中国人均10克黄金,全球人均24克黄金。黄金本身的稀缺决定了其可以有效地对抗通胀。例如,1973-1982年间,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全球进入高通胀时代,黄金的表现明显好于股票。有的学者已经证实了美国物价水平和黄金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黄金价格在长期是通货膨胀的对冲工具。在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黄金在全球各国均对消费品和中间产品保持了实际购买力。

第三,黄金具有明显的避险功能。历史经验显示,当严重的金融危机发生时,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会有所下降,而各类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则大幅提升,从而会加剧危机蔓延;但黄金由于具有超主权的非信用属性,却表现出与其他资产显著不同的负相关性和良好的避险价值,对于稳定市场起到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动荡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危机,但是由于黄金的性质,你从口袋里摸出10克、20克黄金,估计能换顿饭吃,这便是乱世存金。但如果你摸出一叠纸币,估计就不行了。

此外, 鉴于黄金的以上作用,现在各国央行都将黄金纳入了储备资产,有利于对冲主权货币资产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优化央行资产负债表。

【原文链接】焦瑾璞:世界黄金市场新格局下的中国机会与选择

分享到:
0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