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red Schipke:全球经济广泛复苏但中期风险仍偏下行
非常高兴来到这儿,我将介绍现在全球经济的状况。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无论你去看硬数据比如采购经理指数PMI,还是看一些软数据比如消费者信心指数,可发现现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都经历了相对较好的发展。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过去几个月全球股票市场增长得很好,即便是意大利和俄罗斯,也同样经历了相对较好的增长。从债券市场来看,如果对比去年3月份的时候,那时人们还比较担心美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这推动了债券收益率的上行,但从今年3月以来,债券收益率出现了下滑,这对债券市场是相对较好的消息。从GDP增长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增长很大程度是由内需推动的,所以现在全球市场上有一种乐观的情绪。同时非常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复苏是有广泛基础的,它影响着几乎所有的国家。大概有80%的国家相较于过去都经历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当然有一些国家可能落后了。
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是3.2%,但我们不能忘记在金融危机之前是5.7%的水平。我们正在复苏,今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能够达到3.6%的水平,明年预计达到3.7%,它主要是受到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支持。欧洲、日本基本上上调了预期增速,这是一个很好的前景信息。美国的预期增速出现下调,这是因为今年3月的时候我们预计美国将推出减税形式的财政刺激政策,但现在则采用了未调整的基线政策假设。英国的预期增速进行了向下修正,这是因为在2017年上半年英国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之前英镑的贬值,对家庭实际收入产生影响,同时使内需变弱。
新兴经济体市场的情况也是非常相似的。特别是到明年,它的增长将会进一步的提升。我们还会上调新兴市场的展望。中国2017 年的增长预测值(6.8%,4 月预测值为6.6%)反映了该国2017 年上半年的强劲增长及更加旺盛的外部需求。中国也会影响到其他的新兴市场比如俄罗斯、巴西。俄罗斯增速上调受益于油价和消费者信心上升。
但是有一些领域我们并没有完全弄清楚,其中的一个就是通胀。它非常顽固的地在低位徘徊,这令我们担忧。石油出口国、大宗商品出口国的中期预计增速低于过去的平均值。虽然说现在的复苏是广范围的,但有一些国家实际上并没有从中受益。在发达市场当中,通胀目标一般被认为是2%,但目前核心CPI和整体CPI都比2%低,我们并没有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更加令人疑惑的是,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在下滑,但工资水平并没有上涨。一般而言,劳动力市场更紧张的时候,工资是要上涨,这会导致一定的通胀压力。基于我们的框架,我们认为目前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人均增长水平也和过去的情况不一样,实际上我们预计发达国家人均增长也将不会回到过去的水平。
中期有一些下行风险。首先是金融风险,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常态化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期,这会影响资产价格的变化和利率水平,同时意味着金融市场的环境会变得更紧。这对于新兴市场意味着潜在的资本流出的风险,资本再一次流回发达经济体。第二个我们比较担心的事情是现在有一些国家变得更加向内化,去质疑多边主义全球贸易这样的概念。过去几十年的增长都是和贸易有关的,因此有必要担心保护主义抬头会产生的风险。第三,低通胀水平的环境也会让情况变的更差,这也是一种负面的风险。第四,现在也有一些地缘政治风险,这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基线展望和预测。
我们对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分别有一些建议。首先有一些新兴市场或者发达国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权利,可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直到有稳妥迹象显示通胀向目标水平恢复为止。第二,一些国家财政政策还有一些空间,可以结合结构性的政策去支持经济的增长。当然负的潜在产出缺口比过去低很多,这也是困难所在。第三,增加在教育、人力资本上面的开支投入。第四,对于发展中国家,要认识自身的经济韧性,构建更灵活的汇率体系,在通胀较低时使用更多的货币政策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总结一下我们的重要发现,这次展望基本上是非常积极的,我们看到中国与全球经济向好的趋势。但我们认为中期可能有下行风险。未来通过合作、协作来支持全球的金融和贸易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亚洲作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已经变的越来越重要,另外中国相比二十年前贸易总额有巨额的增加,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大。
(本文经过录音整理,未经过作者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