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4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全球中期经济发展趋势主题研讨会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46期成功举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原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Marshall Mills发表主旨演讲,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执行董事魏本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贲圣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宗鑫出席本次沙龙就本次会议主题进行分享探讨。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主持本期沙龙。
  • 2025年2月26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数字经济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45期暨BIMSA智能经济论坛(第1期)、深圳社科沙龙“DeepSeek:智慧治理与经济社会变革”系列(第1期)在线上举行,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明明做题为《走向可信可靠的专家级AGI》的报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庆富做题为《可信AI赋能量化投资与智能风控》的主题演讲,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副院长、数字经济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龙飞,熙诚致远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董事许峻铭,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非银行金融行业及金融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姚泽宇,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晓明出席本次沙龙并就这一话题先后展开研讨。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邱志刚主持。
  • 交通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42期)暨《跨境人民币观察》第三季度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于2024年12月7日上午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旨在展示《跨境人民币观察》第三季度问卷成果,探讨美国政府换届后跨境人民币的机遇和挑战,并为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 2024年11月14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中国人民大学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深圳)联合承办的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第30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41期在线上举行。本期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樊吉社教授作主题报告。
  • “财富管理行业如何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闭门研讨会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趋势报告(2024上)》发布会近日在京成功举办。
  • 2024年10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39期)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日本经济低通胀低增长时期的宏观政策的经验”。
  • 10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38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破局‘需求不足’——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24年9月12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36期)隆重举行,主题为“铜钱铸造原料进口与清代的长崎贸易”。早稻田大学教授、著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者、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熊远报教授出席沙龙并发表主题演讲。熊教授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剖析了明清时期中日之间以铜为中心的贸易,用大量历史资料展现了“长崎贸易”对中日两国的影响。本次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平主持。
  • 2024年8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承办的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第2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34期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思路与展望”。
  • 7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和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承办的人大深圳社会科学沙龙“新质生产力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十讲系列活动(第6期)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33期)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会议主题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大湾区金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