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以下为演讲摘要:
我今天演讲标题是《新环境 新征程》。新环境很简单,上午开始,各位专家领导都讲到了,一是中美贸易现在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让人揪心;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原来一直说双向波动阅读全文
以下为演讲摘要:
我今天演讲标题是《新环境 新征程》。新环境很简单,上午开始,各位专家领导都讲到了,一是中美贸易现在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让人揪心;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原来一直说双向波动,按季度看也是双向波动,一季度是上涨,到6.24,二季度跌到了6.7,变化有点超出意料。所以这个时点召开国际货币论坛会议也是非常及时。
我这里把我们银行业一带一路的业务情况简单整理了一下。从“一带一路”来看,我们银行业比较集中的项目其实跟国内的银行业结构有点像,基础设施,包括水电、公路,当然也包括一些贸易项下的民生项目,刚才郭行长,各位专家、学者也提到了,在贸易投资这一块并不活跃,主要还是一些中长期贷款。特点是:第一个,工程项目比较多,增长比较快;第二个,行业比较集中;第三个,这些需求资金投入比较大,有的时候时间比较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国有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专注本业,改进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围绕实体经济需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这也是在当前严监管的要求下鼓励商业银行按照实需原则,用新产品来服务新的需求,而不是以产品套利违反相关要求进行创新。之前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情况,现在明确了政府在这一块也是支持商业银行用新产品来服务需求。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容易忽略的是发挥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产品和交易环节少一些限制,更能夯实我们的基础。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在“一带一 路”下为什么能够推人民币呢?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术语,这里不详细说了。我相信人民大学报告里面都有。
我想回到主题,就是业务创新这个事情上。前面说的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项下业务特点,突出的就是长期贷款需求很大。比如在一些国别风险比较高的区域,还是在保险下面的一些产品,这一块需求是比较重要的。另外,我们也做一些复杂的业务,像韩董事长说的基金投资,还有股权投资,包括主权基金也做了一些管理。这一块的确是发展越来越快。但大部分还是美元方式,这是币种问题,不是我们所说的用人民币。
商业银行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一带一路”海外布局这一块不是很丰富,因为我们中国原来看贸易双边的关系,除了香港主要还是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日韩,现在回头再看的话,管理也欠缺,国内机构有时候想参与没有很好的渠道和方式。国内机构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没有被挖掘,这是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今天我想提出来一个问题,前面丁志杰校长也讲了这个问题,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在商业银行上存在这么多问题和挑战。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在人民币投放上,国内商业银行积极性不够。刚才前面几位专家也讲到了对方客户接受的程度。怎么解决这个障碍呢?我觉得我们国内这一端好解决,国外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讲了。
国内这一端我们商业银行也存在怎么发放中长期信贷这个问题。在跨境人民币的市场中,建立二级市场或者流转市场,能够很好的解决我们商业银行的担心。因为在境外我们人民币使用还不是很方便,如果有渠道布局到位以及国际化走在前面的银行在一级市场发起项目,然后在二级市场上能够流转起来,定价上也可以解决一、二级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和障碍。
另外,让一些仅仅想短期参与的银行、有资金的银行可以参与进来,也解决我们一些银行想参与没法参与的问题。因为按照信贷的原则调查,按照流程做下来的话,根据境外客户情况,要不时间跟不上、要不贷后管理跟不上、要不因期限长金额大最后信审无法通过。所以按照商业银行风险参与的原则,我们在同样的标准和框架下,也是可以去持有,有利于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和资本管理,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看最近发布的数据,去年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的信贷没有增长。如何发挥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产品和交易环节少一些限制,是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必须重视的微观基础。
今天就简单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也结合商业银行的实践,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就汇报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