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资金脱虚向实”
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是当前我国金融工作的一个重点。IMI特约研究员,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中国金融》2017年第6期指出,由“脱实向虚”转向为“脱虚向实”,最终取决于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阅读全文
“资金脱虚向实”
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是当前我国金融工作的一个重点。
IMI特约研究员,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中国金融》2017年第6期指出,由“脱实向虚”转向为“脱虚向实”,最终取决于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标本兼治才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正道。
在各项金融去杠杆政策的调控作用下,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提高。央行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9月末,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32.9万亿元,同比下降0.9%,降幅比上季末扩大0.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4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季末高1.6个百分点。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季末高0.6个百分点。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季末高0.6个百分点。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季末高1.7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IMI撰稿表示,企业由短期融资转向中长期融资的动力增强,表明资金正逐步“脱虚向实”,投机性贷款需求下降,扩大生产的意愿增强。这得益于宏观经济阶段性企稳及监管加强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将进一步改善。此外,对经济薄弱和民生领域贷款增长较快利于补齐短板。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对IMI撰稿表示,2017年3季度,企业及其它部门固定资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进一步回升,由去年3季度6.8%的低点持续上行至12.5%,也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但与资金“脱虚向实”略有背离的是2017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从去年的8.1%进一步下滑至7.5%,似乎与贷款投向反映出的情况相悖。
钟正生表示其原因在于:
一方面,2016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的占比明显提升,而自筹资金的占比明显下降。2015年12月到2017年9月,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累计同比从7.7%下降至3.3%,而其中国内贷款的累计同比从-5.8%回升至8.6%,自筹资金从9.5%下降至0.1%。在此背景下,固定资产贷款增长偏快,而总体投资增长偏慢不难理解。这背后可能与金融监管加强导致融资从表外回归表内有很大关联,因为自筹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表外融资。
另一方面,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不同步,也加剧了两项指标的分化。从统计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是增量意义上的增速,与存量意义上的固定资产贷款余额同比并非同一概念。二者并非直接可比、严格对应。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之间虽总体趋势相符,但近年来季度数据表现也出现了更多的背离。
“房地产调控取得成效”
此前,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在一系列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有所下降。央行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1.1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上季末低1.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1万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比上季末低4.6个百分点。但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比仍然较高,1-9月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4.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39.6%,比上半年占比高1.5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
连平表示,一年多来的房地产调控取得了不小成效,至少从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等指标上有所反映。事实上,“房地产贷款”涉及楼市(住宅)供需两个层面,后者在本轮调控中的表现有所区别。需求端的居民部门表现得更为“刚性”。
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动机往往受市场价格趋势影响较大。过往多次楼市价格快速上涨,随后都伴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上行;反之亦然,其滞后时间约为1-2个季度。本轮调控以来,楼市整体价格快速上行的趋势已经得到很大程度控制,尤其是前期上涨较快地区的房价已有所回落。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2017年以来仍维持7-10%左右的区间,但随着房价的回落,开发投资增速明年初回落恐怕是必然。再从开发商资金来源看,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在本轮楼市调控启动后,由2016年初的16.01%回落至个位数。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本轮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出台之后,住户贷款的期限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连平指出,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已明显下降,已由今年2月35.97%的本轮峰值增速,回落至26.86%。而住户部门整体贷款增速放缓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增速快速向上,由年初的19.91%增加至38.17%。市场上很可能存在居民短期消费贷辗转用于限购限贷后的购房需求,但却没有直接的数据或证据可以证实。事实上,不仅开发商的开发动机受房价影响较大,居民购房动机受房价影响某种程度上可能更大。尽管70城房价指数增速已经回落,但国内目前整体房价可能仍处于上行阶段。这可能是调控政策已经陆续加码数月,人们对于楼市价格上涨的预期始终难以明显改观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控政策对于居民楼市预期的影响可能相对偏弱和滞后。